九日山

更新时间:2024-09-15 23:01

九日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地处泉州西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山中无石不刻字”著称。

总体介绍

山有东西北三峰,其形如钳。西峰因唐代名诗人秦系在此隐居,故称高士峰,或称西台。顶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称石佛山。石佛为五代陈洪进所倡刻,高4.5米,宽1.5米,袒胸盘坐于莲座上,衣纹流畅对称,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筑石亭,以保护石像,全系石构,硬山式屋顶,面阔进深,均具一间,呈方形。东峰因唐代宰相姜公辅贬谪隶泉,寄迹山中,卒后葬此,故名姜相峰,或称东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称麒麟山。北峰连接东西两峰,叫北台,三峰环抱成一坞,曰白云坞。坞中白云出岫,碧谭幽间,出峡南注,为菩萨泉胜迹。

山麓原有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28年)的延福寺,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在此翻译金刚经,学习汉语,山上还留有翻经石古迹。

山中古迹遍布,如今仅留八十余处,多数集中于西峰东坡和东峰南麓,最珍贵的为宋元祈风石刻群,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余处。因宋元时间,泉州海外交通相当发达,亚非人民每年往来于泉州很多。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蕃舶,要靠风驾船。来泉的蕃舶要在春夏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西北风而去。由于当时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视外宾的友好关系,每年番舶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和市舶司(海关)有关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在通远王祠为番舶祈风,并刻石留记。来代石刻有十方记载有关海交职事和海交交渲活动情况,“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实腾,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大守贰卿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齐曲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以遣舶祈风于延福寺,通远善刘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泉州府志》记载:“神永春乐山山隐士也,居台峰,后仙去,著灵响,人饲之,呼嗡爹。唐咸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乐山,遇一翁白须指其处,得杞、楠、梦许护送,一夕材乘涨下,众神之。作灵乐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远王,赐额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辄应,奏加封善利王,寻加号广福,显济。”

北宋泉州已设市舶司,祈风是他的职责之一。九日山这些祈风石刻群和祭祥神明之记载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绩,为宋时我国人民和亚非人民之间的和平友好的历史见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山中几乎无石不刻字。历代名人题刻甚多,从书法价值应首推蔡襄、苏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宽敞,眺望万壑而来,晋江东去,令人心旷神怡。

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岩生色,风景迷人,旧称有三十六奇,如神远殿、灵乐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岩、菩萨泉、仙人桥、东峰道场、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岩、水陵堂、放生池、御书阁、墨妙堂、乱峰轩、聚秀阁、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钓台、翻经石、碧玉峡、水清凉石、自然嗓、白云堂、惠泉、翠光堂、晋朝松、无名木、醉石、百级石、砌石庭、石龟、石碾、石盆、石砚、皆为秦君遗物也。

名称由来

姜相峰。姜相坟。高士峰。白云坞。无等岩。秦君亭。琴泉轩。思古堂。廓然亭。四贤祠。摩崖石刻。祈风碑刻。

位于泉州城西约五公里,在南安市丰州金鸡,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高98米,有东、西、北三峰,环抱如钳;北峰联结东、西两峰,又称北台。山下有延福寺 、昭惠庙通远王祠。晋江蜿蜒于山南,江上原有金鸡大桥,为宋时所建,现改为金鸡水闸

九日山得名,一曰晋代南移的人每年9月9日均在此登高北望,一曰古代一道人自言从戴云山最高处到次走了9天路程。

据明·黄文炤《九日山志》载,全山有三十六奇景,其中的秦君亭、姜相台、无等岩、廓然亭、翠光阁、聚秀阁、御书阁、琴泉轩、乱峰轩、思古堂、墨妙堂、肉身佛、翻经石等名胜,是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名士雅集宴饮赋诗之所。

宋·钱熙《九日溪景偶成》:

“渔家深处住,鸥鹭泊柴扉。雨过山迷径,潮来风满衣。

岸幽分远景,波冷漾晴晖。却忆曾游赏,严陵有旧矶。”

朱熹游山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起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曾与好友两次游览九日山,留下了感怀诗篇。

第一次

第一次是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与好友傅自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傅自得》)登游九日山,这次憩游历时9天。朱熹在廓然亭咏《题廓然亭》以记游(见下“廓然亭”),还写下《题九日山》诗:

“昨游九日山,散发岩上石。仰观天宇旷,俯叹尘境窄。

归来今几时,梦想挂苍碧。闻公绪茅地,复忆□畴昔。

年随流水逝,事与浮云失。了知廊然处,初不从外得。

遥怜植杖翁,鹤骨双眼碧。吟啸明月中,秋风桂花了。”

此外,还题有《赠岩僧》诗一首:

“岩中老释子,白发对青山。不作看山想,白云时复还。”

第二次

第二次是淳熙十一年(1184年),朱熹和永春理学家陈知柔结伴重游九日山,在莲花峰有和陈休斋的游山感怀诗石刻诗一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山川·莲花峰》)。

朱熹重游九日山时,依然与禅僧交游唱和,如《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次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名人诗词

明·黄景昉《登九日山》:

“扪葛攀萝上,千年此度看。日风生静晓,人鸟避高寒。

海老黄龙徙,秋深白露残。讵知烟影里,一簇是南安。”

[注释]扪葛:“葛”在闽南方言中指龙舌兰,泛指可供扶手攀授的植物;扪葛就是摩着葛藤。海老:海枯。白露:节气。南安:当时南安县城在丰州。

明·黄克晦(参见《泉州人名录·黄克晦》)《泛舟游九日山分韵(之一)》:

“何处访秦君,扪萝入鸟群。山行常带雨,石坐不离云。

樵径林间得,渔歌水上闻。何时还筑室,重注五千文。”

明·晋江诸生张守质(字可质,号念庵)《游九日山》:

“步入禅关一径赊,摄衣登眺夕阳斜。

金溪碧落千条练,紫塔光涵五色霞。

月系扁舟渔火渡,风清古碣隐君家。

游人亦卧东山麓,醉倚烟萝学种瓜。”

〖注〗禅关:有关佛教的事物曰禅,此“禅关”指上山的关口。赊:作“远”解。摄:引持,“拉起”解。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紫塔:疑指紫云双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碣:圆顶的石碑,此泛指石碑、碑刻。隐君:指唐·诗人秦系,天宝末隐九日山,世称隐君(参见《泉州人名录·秦系》)。东山:在浙江上虞县西南,晋·谢安早年隐居于此;又,临安、金陵均有东山,也是谢安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指隐居。

清·曾遒《甲戌重阳后五日游九日山》:

“摩挲石刻露嶙峋,拟和新诗试效颦。

落帽秋风欺白发,戴云仙迹混红尘。

隐居不脱寰中境,远眺还疑物外身。

盛会年年应继续,痕留鸿雪妙传神。”

清·杨家栋《甲戌重阳后五日游九日山》:

“醉席曾经卧昔贤,千秋陈迹付寒烟。

多情惟有山间月,夜夜瞒人伴石眠。”

清·洪锡畴《甲戌重阳后五日游九日山》:

“山以秦姜重,非人山不灵。千秋双隐士,九日一孤亭。

遁世头犹黑,怜君肯孰青。高风深仰止,兰芷满芳汀。”

清·洪锡畴《乙亥重阳日九日山登高》:

“栖迟谪宦有高坟,自昔名垂隔世闻。

拓石重来寻宋刻,拒衣独上吊秦君。

东西二水江间合,清紫双峰郭外分。

旷望苍茫天尽处,可怜极北紧风云。”

主要景点

姜相峰

即东峰,或曰“东台”,又因形如麒麟,俗名麒麟山。唐朝宰相姜公辅从长安贬谪来泉,寄迹此山,死后亦葬于此,故称姜相峰。他游过的石台,称“姜相台”。社坛村百姓将一口古井称“相公泉”。

北宋·翰林学士同安县书法家苏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苏绅 》),在麒麟山石磴上刻“姜相峰”三个斗大隶书。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莆田人黄公度龚茂良这两位同乡、同榜,又同时到泉州府任职(黄为泉州推官,龚为南安主簿),绍兴十二年壬戌(1142年)秋,又同时离任。离任前夕他们又相约同游九日山,凭吊先贤姜公辅,并题绝句一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公度、龚茂良》),题刻于姜相峰绝顶、“姜相峰”题刻西侧岩壁上。摩崖高1.24米,宽1.17米,字径17厘米×17厘米,楷书,颜柳参半:

“抱琴历高峰,佛石就晚阴。

空山对摇落,怀哉千古心。”

〖注〗抱琴:喻两人结成知音。晚阴:夕阳在西峰石佛那边徐徐降落。摇落:秋风摇落凋残的叶片,悄悄而下。怀哉千古心:倾慕和感慨先贤姜公

清·泉州庄为珙(字石夫)《九日山怀姜别驾》:

“谪向闽山志未平,一抔净土蛰忠贞。

秋风也解孤臣苦,吹上松林作恨声。”

姜相坟

位于姜相峰南麓,系姜公辅(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姜公辅》)坟墓。

姜相坟居中竖立石墓碑,阴刻碗粗楷书“唐·相国忠肃姜公封茔”九个大字。墓前分别两尊石将军,其下卧伏石羊、石狮各一对,并立一对圆顶角柱。后经宋、明、清几代修葺,保存至今,墓区构物具有各个时代的特点。

唐·柳宗元、宋·王十朋真德秀陈知柔吴栻等都有怀吊诗文。(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十朋、真德秀、陈知柔》)

宋·泉州太守王十朋诗曰:

“姓名端合上麒麟,当世哪知相是真。

遗冢尚余封马鬣,孤忠曾记犯龙鳞。

三巴流落知音士,九日迢遥避世人。

精爽不迷祠宇后,俨然唐室旧冠中。”

宋·泉州太守真德秀祭姜相坟赞曰:

“疑疑姜公,巉巉东峰。峰以公名,千古并崇!”

明·泉州南安人黄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玑》)《题姜相坟次韵》(可能是次当时南安训导冯澄《题姜相坟》韵):

“长安万户锁柴扃,车驾蒙尘昼晦冥。

曾托股肱登凤阁,肯于风雨断鸡声。

建中若用扶危策,相国何由赢得名。

莫恨忠魂闽海泊,宣公不起忠州城。”

[注]柴扃:柴门。晦冥,昏暗不明。股肱:自胯至膝曰股,自肩至肘谓肱。《左传》:“君之卿佐,是谓股肱。”常用以喻亲信、得力助手。凤阁:即中书省,掌管国之政事。建中:唐·德宗年号(780—783年)。扶危策:国之将危,谏以良策,这里指姜相预知朱?将叛,谏诛之等事。宣公:疑指春秋时宋宣公,卒时传位于其弟和,即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襄公卒,又传位于宣公子与夷。忠州:今重庆忠县

高士峰

即九日山西峰,又称西台,因唐朝著名诗人会稽秦系栖隐得名高士峰。在原秦君亭旧址左侧岩石上有宋·福建提刑观察使苏才翁(舜元)莅泉登游九日山时题“高士峰”石刻。

西峰东坡巨岩峭壁间,有全山最大的石刻“九日山”三字,是清·乾隆间福建提督马负书所题。上有附记云:“郡乘山川志,朱文公两游于此,有书九日山三字。余游历憩息,考之山僧,谓世远凐没无存,良可慨惜。因重勒三字,以承先哲表彰胜地之至意云。”(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马负书》)

西峰绝顶有座石亭,亭里有一尊天然岩石琢成的大石佛,高7.5米,肩宽1.85米,袒胸盘坐于莲花座上,气势雄浑,为北宋郡守陈洪进为禳压火灾,于乾德三年(965年)倡镌,是泉州最早的石刻造像艺术珍品之一。(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陈洪进》)

西峰还有一埠无字的大盘石,人称“翻经石”,相传南朝时来自印度的高僧拘那罗陀在此石上翻译《金刚经》。(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拘那罗陀》)

九日山西峰东南坡半山处岩崖下,有元·泉州监郡亻契玉立(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亻契玉立》)所题诗刻。其自序云:“至正庚寅重九来登是山。昔有廓然亭、四贤祠,岁久荒芜,惟高士峰、秦君亭独存,而廓然亭复扁。豁然览眺,徘徊感慨而赋。”诗云:

“攀云晓上廓然巅,半岭回峦景豁然。

花县屯烟山谷里,金钲跃浪海门边。

四贤感慨祠空寂,九日登临菊自妍。

萍水偶逢须一笑,醉忘佳节是何年。”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春二月廿四日,泉州府通判郝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郝中》)随知府常性等人“郊谒宪官,故登九日山”。郝中赋诗一首,刻于九日山西峰东麓石刻群下部左侧:

“磨空楼阁倚空山,京口仙人去不还。

春色满林三岛外,清岩横岱九霄间。

钓龙井古苍松老,憩鹤台荒丹灶闲。

回首夕阳烟霭外,秦君亭上任开关。”

明·隆庆戊辰(1568年)初春日,丁一中(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 丁一中》)与南安县学教谕进贤人攀恒、县学训导合浦人王士魁、四会人李联馨,及太学生、庠生多人,同游九日山,在西峰东麓石刻群南侧上方勒手书《初春日九日山限韵一首》:

“青阳淑气正熙微,九日山巅一振衣。

岳谷千年余胜概,冠囊万里共春晖。

秦君亭废名犹在,姜相祠荒世已非。

欲觅辽东旧时鹤,御风仍向海天飞。”

在丁一中诗刻下方,有明·隆庆四年(1570年)南安知县邱凌霄(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 邱凌霄》)诗刻:

“九日浮云变翠微,千年古刹几传衣。

藤长松老空春雾,古往今来但夕晖。

海上高峰常若此,人间万事转成非。

相逢漫忆姜秦辈,幽思翻牵野鹤飞。”

明·泉州南安人傅凯(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傅凯》)《高士峰》:

“世事将非此避名,先生踪迹有高亭。

一庭芳草埋丹灶,千载清风耸翠屏。

浩荡乾坤浮海岛,优游鸥鹭满沙汀。

登临自觉无穷思,富贵都轻水上萍。”

[注]丹灶:疑即丹房,因平仄需要而用此,指神仙居处,喻高士居所。

明·万历甲申(1584年)冬,王豫题刻一诗于西峰“九日山”三字题刻南侧悬崖间:

“大海奇观尽,还登九日山。 此中无限兴,不在山海间。”

白云坞

在三峰环抱的低洼处, 中有井曰“钓龙井”;坞中白云出岫,涧泉潺流出峡,南注山口,名曰“菩萨泉”。

秦君亭

唐人为纪念秦系筑室隐居九日山,于其筑室处建秦君亭,五代陈洪进重修时,立秦系像于亭中。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裔孙秦时中知南安县时,重建是亭并立碑纪事于其东侧。

宋·刘涛《题九日山秦君亭》:

“唐时贤士今何在?晋代青松独此存。

往事悠悠何处问,金鸡山色又黄昏。”

南宋·王十朋《咏九日山秦君亭》:

“山中高隐欲逃名,不谓名随隐处成。

凿石一泓诗数首,也曾攻破五言城。”

[注]秦君:秦系。攻破五言城:秦系与刘长卿友善,以诗相赠答,刘长卿用五言长诗难之,秦系用偏师攻之,传为一段佳话。

南宋·淳佑壬子(1252年)浴佛日(阴历四月初八),宗室赵时焕(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赵时焕》)与赵崇皦游九日山,于西峰东坡巨岩勒下《题秦君亭唱和诗

赵时焕诗曰:

“频年因送客,携酒访山灵。归去成何事,重来愧此亭。

天宽野水白,松润石崖青。倚杖思今古,寒鸥落远汀。”

赵崇皦诗曰:

“苍松藏野寺,山以隐君灵。俛仰千年事,孤高九日亭。

抗尘头渐白,吊古眼犹青。有客耽幽讨,吟情起鹤汀。”

南宋·淳佑十二年壬子(1252年)仲夏朔(五月初一),福州陈炎子登游九日山,览秦君亭,见赵时焕、赵崇皦唱和诗刻,遂和诗勒石于二赵诗刻左上方崖壁间留纪:

“隐君在何许?把酒唤英灵。已矣成千古,悠然见一亭。

雨淋碑自墨,岁老柏长青。大笑下山去,潮平月满汀。”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六月十四日,黄河清偕郭“车堂”、方彦三人联袂登九日山,秦君亭西侧岩上有三人联吟诗三首勒摩崖。(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河清、郭“车堂”、方彦》)

无等岩

西峰无等岩下有一天然洞穴,相传唐·会稽(今属浙江绍兴)人无等禅师来游九日山,筑石室于岩下,隐居四十四年,享年九十九岁;岩下曾刻“泉南佛国”四字。

唐·大中间泉州刺史卢同白《九日山无等岩》(此诗系赠九日山无等禅师):

“九日峰前八十秋,禅庵遥枕晋江流。

师心应共山无动,笑指云霞早晚休。”

琴泉轩

北宋·宰相李邴(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邴》)有题琴泉轩诗曰:

“鸟啼静夜应传谱,风入寒松拟续琴。”

宋·吕夏卿(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吕夏卿》)《游琴泉轩》:

“野寺抱琴至,古台终日留。暖风宜酒病,好客伴春游。

胜事回头改,浮名到耳休。吾怀真放旷,不强落林邱。”

思古堂

宋·刘涛《题九日山思古堂》:

“今人思古不如古,后代思今亦似今。

古往今来只如此,溪山伤尽几人心。”

廓然亭

位于姜相峰西侧半山处,建于北宋,亭边有古松,是诗人词客雅集吟咏的胜地。废于元代。

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登游九日山,咏《题廊然亭》以记游:

“迟留访隐古祠旁,眼底髯松老更苍。

山得吾侪应改观,坐无恶客自生凉。”

宋·陈知柔《廓然亭送梁状元叔子》 :

“廓然亭上少迟留,万壑风烟眼底收。

饮罢征车已催发,都人待看上瀛洲。”

宋·梁克家(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梁克家》)《廓然亭次韵陈知柔》:

“已行更为玉泉留,好景烦公杰句收。

紫帽峰前双鹭下,几多清兴满沧洲。”

宋·赵时焕 《九日山廓然亭送客》:

“频年因送客,携酒访山灵。归去成何事,重来愧此亭。

天宽野水白,松润石崖青。倚杖思今古,寒鸥落远汀”。

四贤祠

唐·秦系、姜公辅韩偓,均为外地人隐居九日山者,泉州名士欧阳詹常到九日山从秦系、姜公辅游。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泉州太守赵令衿建二贤祠,祀秦系与姜公辅。后人又建三贤祠,祀秦系、姜公辅与韩偓;建四贤祠,祀秦系、姜公辅、韩偓及欧阳詹。(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秦系、姜公辅、韩偓、欧阳詹、赵令衿》)

明·李廷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李廷机》)《题四贤祠步旧韵》:

“往哲遗香火,聚英托地灵。怀人争有待,吊古已无亭。

旧事怨回禄,芳名照汗青。临风重搔首,落日映沙汀。”

诗人傅定保《题四贤祠》诗云:

“四杰唐遗迹,千年此妥灵。草荒丞相墓,云锁隐君亭。

助教衣犹绿,翰林山尚青。因怀水南令,秋思绕春汀。”

九日山书室

明·黄养蒙(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黄养蒙》)《九日山书室》:

“曾楹茅屋九山曲,时望金溪小径通。

堆叶扫云寻老子,烹茶读易梦周公。

几年司计惭明主,何日乘舟挂晓篷。

江上清风犹旧否?沙汀为我问渔翁。”

[注] 楹:旧时房屋一间叫一楹。曲:偏僻的地方。金溪:晋江流经南安丰州的一段。老子:原名李耳,一字聃,称老聃,春秋末杰出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周公:也称叔旦,姬姓,武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西周杰出政治家,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诵年幼由他摄政。

摩崖石刻

1988年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云:“(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东西两峰摩崖上,迄今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刻75方(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题名29方,修建记事7方,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13方),以宋刻居多,内容有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纪事、海交祈风等,蔚为奇观,其中以13方宋代航海 祈风碑刻最为著名,是研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此外,还有唐代高僧无等禅师“泉南佛国”题刻 (现存题刻为元至正十年奉政大夫监郡亻契玉立重刊),宋代蔡襄、朱熹等人遗墨。

199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曾登山参观,留下20多国专家联合签署的登游纪事摩崖石刻一方。

祈风碑刻

宋朝,官府为迎送蕃商首领,鼓励来泉贸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仪典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隆重肃穆,礼毕勒石记事。

现存明确记述有关海交及祈风经过的石刻,有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的13方,清楚记述祈风时间、地点、参加者姓名,以及“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的盛况。

九日山现存最早的一方祈风石刻,是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十二月初一,市舶提举虞仲房在延福寺通远王祠举行祈风典礼的勒石纪事。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