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

更新时间:2024-09-05 13:53

声名狼藉(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成语出处

毅对曰:“……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藉于诸侯。”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西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声名狼藉”。

成语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蒙恬、蒙毅兄弟俩很受信任。蒙恬被派往北方统帅三十万大军去抵御外夷的入侵,并筑起绵延万里的长城。蒙毅则被封为上卿,参与国家军政大事的决定。因秦始皇十分相信他们兄弟二人,当时许多文臣武将都不敢和他们二人计较争论。

秦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赵高和宰相李斯用阴谋手段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太子,因怕事情暴露,就捏造罪名派人赐秦始皇长子扶苏和蒙恬死。因为蒙恬从前曾处罚过赵高,赵高一直怀恨在心。扶苏自杀,蒙恬却不相信赐死这回事,多次问派来的人,结果被派来的人看管起来。

由于赵高经常在胡亥面前说蒙恬、蒙毅的坏话,所以胡亥对蒙恬、蒙毅也没什么好感,后来借口蒙毅阻挠胡亥继位而赐蒙毅死。蒙毅不服,辩驳道:“从前秦穆公杀死三位良臣(奄息、仲行和针虎)殉葬,又冤杀了百里奚,秦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害良臣,犯了大错,遭到天下人的指责与非议,所以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用正道治理国家,就该不杀无罪之人,我劝你们不要乱杀……”

无论蒙毅怎样说,胡亥派来的官吏都听不进去,最后还是把蒙毅杀了。胡亥又派人去赐蒙恬死,蒙恬也被迫自杀了。

史书在注解“以是藉于诸侯”时,用了“恶声狼藉,布于诸侯”这句话,人们便以此引申出“声名狼藉”这句成语了。

成语寓意

秦穆公杀死了三位忠臣,秦昭王杀死了白起,吴王杀死了伍子胥。这几位国君杀害忠臣,此后他们便声名狼藉,被后代人所指责。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行为被他人看在眼里,他的所作所为会受到他人的评论的。不能够因为自己一时的想法,而冲动地去行动。自己如果做了错的事情,会被世人指责评说,最后落得声名狼藉的下场,终归是不好的。

成语运用

“声名狼藉”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补语;含贬义;比喻名声非常恶劣。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清·张集馨《道成宦海见闻录》:“明绪脾气甚大,每无理之来,余更下气柔声,不与计较,而相见倍加亲切。外间声名狼藉,来告者甚多。”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嫂)白诸翁媪,翁怒日:‘彼无赖于,声名狼籍,伺吾等出外而来,遗物于室,是女之不肖也。’”

清·黄世仲《廿载繁华梦》:“因汪太史平日声名狼藉,最不见重于官场,日前新督帅参劾劣绅十七名,实以汪某居首。”

现代·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声名狼藉了,还有人要我教书吗?”

现代·陈国凯《代价》:“当惠新儿被送上大学时,我本来应该结束生命,不再让声名狼藉的母亲成为儿女心灵上的耻辱和负担,但是小玲怎么办呢?”

成语辨析

声名狼藉—臭名昭著—身败名裂

“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已经传开,人人知道。“身败名裂”指地位丧失,名誉扫地;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声名狼藉”与“臭名昭著”这两者都有名声极坏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适用范围不同。“声名狼藉”用于人(或人的集体、组织),不用于物,适用范围较小,语意较轻;“臭名昭著”多用于人(或人的集体、组织),也用于物,适用范围较大,语意较重。二是用法不同。“声名狼藉”能用作状语,“臭名昭著”一般则不能。“声名狼藉”与“身败名裂”有别:“声名狼藉”侧重于形容名誉,“身败名裂”侧重于形容下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