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

更新时间:2024-09-02 18:52

宜章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南端,南岭山脉中段,骑田岭南麓,东靠汝城县,西接临武县,北于郴州市北湖苏仙区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交界,东北与资兴市相连,西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毗邻,总面积211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2月,宜章县辖14个镇、5个乡。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户籍人口64.25万人。

历史沿革

大业十三年(617年),后梁萧铣荆州称帝,据有郴州,称桂阳郡,析郴县南境始置义章县,县治设永福下村(今麻田镇新村)。

武德七年(624年),义章县并入郴县;八年,复置义章县,属潭州桂阳郡。长寿元年(692年),义章县分置义章、高平两县,同属江南道桂阳郡。义章县治仍设在永福下村,高平县治则设在今宜章县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废高平,徙义章于高平县治,属郴州。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讳,将义章县改名为宜章县,属湖南道郴州军。

至元十三年(1276年),宜章县属岭北湖南路郴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郴州路。

洪武元年(1368年),宜章县属湖广行中书省郴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行中书省郴州直隶州。

顺治四年(1647年),宜章县属湖广行省郴州直隶州雍正二年(1724年),宜章县属湖南省衡永郴道郴州直隶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宜章县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湖南省衡阳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南道制撤销,宜章县直属湖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宜章县属湖南省郴县专区

1950年11月,郴县专区更名为郴州专区,宜章县属湖南省郴州专区

1952年11月,宜章县属湖南省湘南行政公署

1954年7月,复置湖南省郴县专署,宜章县复属郴县专署。

1959年3月,临武县并入宜章县,县治设宜章县城。

1961年7月,临武县分设,宜章县和临武县均属郴州专署。

1979年3月起,郴州专署改名为郴州地区行政公署,宜章县属之。

1995年5月22日,郴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宜章县隶属郴州市。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宜章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宜章县辖11个镇、16个乡:城关镇、梅田镇、麻田镇、迎春镇、黄沙镇、一六镇、岩泉镇、栗源镇、白石渡镇、杨梅山镇、瑶岗仙镇、城南乡、浆水乡、长村乡、东风乡、莽山瑶族乡、天塘乡、白沙乡、笆篱乡、关溪乡、沙坪乡、太平里乡、平和乡、赤石乡、里田乡、新华乡、长策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0年,宜章县辖11个镇、1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城关镇、白石渡镇、杨梅山镇、瑶岗仙镇、梅田镇、麻田镇、黄沙镇、迎春镇、一六镇、栗源镇、岩泉镇、城南乡、浆水乡、长村乡、东风乡、天塘乡、莽山瑶族乡、笆篱乡、白沙圩乡、关溪乡、长策乡、里田乡、新华乡、赤石乡、平和乡、太平里乡、沙坪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2年,宜章县下辖11个镇、11个乡(含1个民族乡),349个村。

2015年,根据宜章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5乡14镇:平和乡和杨梅山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杨梅山镇。白沙圩乡和笆篱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笆篱镇。梅田镇与麻田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梅田镇。撤销五岭乡设立五岭镇。撤销天塘乡设立天塘镇。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宜章县共撤销3个乡级建制,现辖浆水、长村、关溪、赤石、莽山瑶族乡5个乡,玉溪、白石渡、瑶岗仙、迎春、黄沙、一六、栗源、岩泉、梅田、杨梅山、笆篱、天塘、里田、五岭14个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12月,宜章县辖14个镇、5个乡。宜章县人民政府驻玉溪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宜章县地处湖南省南端,南岭山脉中段,骑田岭南麓,东靠汝城县,西接临武县,北于郴州市北湖苏仙区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交界,东北与资兴市相连,西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毗邻。介于东经112°37′35″—113°20′29″,北纬24°53′38″—25°41′53″之间,总面积2117.85平方千米。距市人民政府驻地50千米。

地形地貌

宜章县境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个方向向中部和东部倾斜。东面长策乡仙鹅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骑田岭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最低点是东面的栗源镇老坪山村高车,海拔155米。最高与最低点相比,高差1747.3米,全县地形平均比降44.2%。

气候特征

宜章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介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岭南低,但因县北部有骑田岭等大山作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以骑田岭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热北寒,岭北大雪,岭南微雪,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湘中湘北。

宜章县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冬,冬无严寒,霜雪不多;热量丰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涝易旱。晴久则隆冬亦暖,雨久则盛夏生寒。宜章县的春季要早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但无酷暑。

水系水文

宜章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76条,分属珠江、湘江两大水系。其中注入珠江的有武水、长乐水、玉溪、章水和渔溪等259条,流域面积共201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4.04%。注入湘江的有策水等17条,流域面积共127.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96%。县内长度达到5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66条,流网冲沟总长度达到966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宜章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8.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枯季径流量为3.33亿立方米。全县每年可供开采利用的地下水总量大于4259万立方米,占枯季径流量的12.8%。县境内多年地表水资源总量达到33.62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87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总量占18.3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宜章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435326.1亩(29021.74公顷)。

其中,水田320905.5亩(21393.7公顷),占比73.72%;旱地114420.6亩(7628.04公顷),占比26.28%。另外还有7595.7亩(506.38公顷)位于城镇村庄范围内尚未建设的土地中,现状为耕地,水田4340.85亩(289.39公顷),旱地3254.85亩(216.99公顷)。宜章县耕地整体位于国家划定的一年两熟制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地区。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22110.8亩(8140.72公顷),占比28.05%;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42806.6亩(9520.44公顷),占比32.8%;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43992.5亩(9599.5公顷),占比33.08%;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2820.25亩(1521.35公顷),占比5.2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595.95亩(239.73公顷),占比0.83%。在城镇村庄范围内的耕地中,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130.63亩(142.04公顷);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491.74亩(166.12公顷);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512.42亩(167.5公顷);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98.17亩(26.54公顷);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62.74亩(4.18公顷)。总体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天塘镇、玉溪镇、笆篱镇、梅田镇、五岭镇、黄沙镇、一六镇、栗源镇、杨梅山镇、赤石乡和岩泉镇等乡镇。

(二)园地163839.6亩(10922.64公顷)。

其中,果园102952.35亩(6863.49公顷),占比62.84%;茶园6489.45亩(432.63公顷),占比3.96%;其他园地54397.8亩(3626.52公顷),占比33.2%。总体来看,园地主要分布在玉溪镇、黄沙镇、五岭镇、浆水乡、迎春镇和长村乡、梅田镇、栗源镇和天塘镇等乡镇。

(三)林地2196582亩(146438.8公顷)。

其中,乔木林地1524734.7亩(101648.98公顷),占比69.41%;竹林地116437.8亩(7762.52公顷),占比5.3%;灌木林地259380.75亩(17292.05公顷),占比11.81%;其他林地296028.75亩(19735.25公顷),占比13.48%。第二次土地调查时为耕地及其后的新增耕地中,因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原因,在“三调”时实地为林地的共计117729.45亩(7848.63公顷),根据有关要求,宜章县将对这类土地单独进行管理。总体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莽山瑶族乡、玉溪镇、笆篱镇、天塘镇、五岭镇、杨梅山镇、梅田镇、瑶岗仙镇和黄沙镇等乡镇。

(四)草地11895.75亩(793.05公顷)。

其中,其他草地11895.75亩(793.05公顷),占比100%。总体来看,草地主要分布在五岭镇、笆篱镇、瑶岗仙镇、赤石乡、玉溪镇、梅田镇、关溪乡和白石渡镇等乡镇。

(五)湿地506.25亩(33.75公顷)。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宜章县涉及1个二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506.25亩(33.75公顷),占比100%。总体来看,湿地主要分布在玉溪镇、一六镇、天塘镇、赤石乡、黄沙镇和莽山瑶族乡等乡镇。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7550.85亩(12503.39公顷)。

其中,建制镇用地33540.9亩(2236.06公顷),占比17.88%;村庄用地137257.8亩(9150.52公顷),占比73.19%;采矿用地14840.55亩(989.37公顷),占比7.9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911.6亩(127.44公顷),占比1.02%。总体来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玉溪镇、梅田镇、一六镇、天塘镇、岩泉镇、笆篱镇、黄沙镇、五岭镇和栗源镇等乡镇。

(七)交通运输用地64306.5亩(4287.1公顷)。

其中,铁路用地2422.65亩(161.51公顷),占比3.77%;公路用地25240.95亩(1682.73公顷),占比39.25%;农村道路36630.75亩(2442.05公顷),占比56.96%;管道运输用地12.15亩(0.81公顷),占比0.02%。总体来看,交通运输用地中面积占比最大的地类是农村道路和公路用地,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96.2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5526.6亩(4368.44公顷)。

其中,河流水面22370.55亩(1491.37公顷),占比34.14%;水库水面13498.8亩(899.92公顷),占比20.6%;坑塘水面16715.25亩(1114.35公顷),占比25.51%;沟渠11576.1亩(771.74公顷),占比17.67%;水工建筑用地1365.9亩(91.06公顷),占比2.08%。总体来看,莽山瑶族乡、玉溪镇、天塘镇、梅田镇、黄沙镇、栗源镇、一六镇、笆篱镇、五岭镇和迎春镇等乡镇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

生物资源

宜章县生物资源品种繁多,已查明的树种有90多科,共584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1种,二级保护树种8种,三级保护树种11种;竹类有17种,植物药物共有1100种。畜禽有近10种。鱼类有29种。有珍稀野生动物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7种。

矿产资源

2022年,宜章县各类矿产种已探明储量矿产28种。其中,金属矿产26种,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2种。

人口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总人口(户籍人口)64.25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1.51万人,乡村户籍人口42.7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65%。人口出生率6.31‰,人口死亡率5.26‰,人口自然增长率1.05‰。

经济

综述

2022年,宜章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92.5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7.19亿元,增长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2.1:35.0:52.9调整为12.3:35.4:52.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较上年分别提高0.2个、提高0.4个、下降0.6个百分点。

2023年,宜章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6.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96.2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46.82亿元,增长3.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2.3:35.4:52.3调整为12.1:34.8:53.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0.2个、下降0.6个、提高0.8个百分点。

2023年,宜章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88人,增长9%;失业人员再就业2154人,增长2.9%;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1人,下降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0.7%,比上年下降1.65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7.91万人,增长0.3%;在外务工总收入59.06亿元。

2023年,宜章县固定资产投资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55个(不包括房地产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120个;投资亿元以上施工项目4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个;全县重点建设项目54个,其中工业项目23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3%;民生投资增长47.8%;生态环保投资增长536.2%;工业投资增长0.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6.9%。

2023年,宜章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8亿元,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12.68亿元,增长11.5%;非税收入3.7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11.83亿元,增长6.8%。上划中央“两税”2.52亿元,增长12.8%;上划中央所得税0.9亿元,增长5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91亿元,增长1.1%;其中民生支出36.75亿元,增长0.7%。

第一产业

2023年,宜章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30.6亿元,增长4.8%;林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5.6%;牧业总产值20.1亿元,增长2.4%;渔业总产值10.6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8.5亿元,增长8.4%。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3.3千公顷,增长0.4%;产量47.6万吨,增长3.2%。烤烟种植面积32千公顷,增长9.1%;产量0.55万吨,增长24.9%。出栏生猪82.41万头,增长1.4%;出栏牛1.07万头,下降37.4%;出栏羊3.19万只,下降29.6%;出笼家禽393.53万羽,增长15.6%。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农产品加工企业840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8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30家。实现销售收入113.84亿元,增长7%;实现利润8.3亿元,增长46.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06个,专业合作社成员4.94万户,家庭农场1568个;实现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5.36亿元。

2023年,宜章县耕地流转面积21.23万亩,流转耕地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为41.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3.98万千瓦,耕整机18443台,种植施肥机械141台,农用排灌机械28111台、田间管理动力机械1446台。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0.19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8.25亿元,完成土石方33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91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92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3公顷。年末全县水库蓄水总量1.06亿立方米,总用水量1.9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40.27立方米。全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0.31亿元,行政村配电网改造完成78个。

第二产业

2023年,宜章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79.3亿元,下降5.2%;重工业产值89.3亿元,增长2.9%;园区工业产值108.2亿元,增长3.5%。按行业划分,采矿业产值20.3亿元,下降13.2%;制造业产值146.7亿元,增长0.9%;其中烟花爆竹业产值增长4.8%,建材业产值下降7.8%;新兴产业产值下降9.3%,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下降9.9%。主要产品产量中,铅精矿折含量0.77万吨,增长3.2%;锌精矿折含量0.25万吨,下降5.1%;钨精矿折含量0.76万吨,下降35.6%;水泥166.7万吨,下降29.2%。规模工业经济效益中,利润增长的行业有13个,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增长27.2%,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增长53.7%,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22.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下降5.5%。

2023年,宜章县建筑业总产值19.01亿元,增长18%。具有资质建筑企业15家,房屋施工面积56.95万平方米,下降9.6%;房屋竣工面积49.86万平方米,下降5.6%;商品房销售面积51.85万平方米,下降21.1%;商品房销售额22.61亿元,下降23.2%。全县在库统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9家,全年商品房销售均价4360.56元/平方米;住宅销售均价4174.85元/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宜章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8.4%。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8.2亿元,下降1.5%;零售业零售额76.9亿元,增长9%;住宿业零售额2.7亿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14.5亿元,增长10.1%。按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90.3亿元,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增长10.3%。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2.9%,饮料类增长7.9%,烟酒类增长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3%,化妆品类增长9.9%,金银珠宝类增长12.3%,日用品类增长10.7%,五金、电料类增长6.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8%,书报类下降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4%,中西药品类下降4.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3%,家具类下降2.6%,通信器材类增长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汽车类增长12.7%。

对外经济

2023年,宜章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92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出口额18529万美元,下降0.7%。全县新批境内省外项目45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境内省外项目数42个。实际到位内资142.26亿元,增长21%;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86万美元,增长67.1%。按产业类别分,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53万美元;按投资项目分,新引进外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0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合同利用外资0万美元。

邮电和旅游

2023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2023年,宜章县邮电业务总量5.67亿元,增长16.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亿元,增长32.3%;电信业务总量4.26亿元,增长12.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6.8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9.57万户。全县邮政业务网点32个,其中:邮政所16个,代办所15个。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4A级景区1家。全年接待游客761.43万人次,增长43.53%;实现旅游总收入78.91亿元,增长48.1%。

金融和保险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3.52亿元,增长8%。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6.74亿元,下降8.9%;个人存款余额263.14亿元,增长11%;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存款22.54亿元,增长36.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8.72亿元,增长11.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1.68亿元,增长31.3%;中长期贷款余额183.9亿元,增长7.1%。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共有保险业务机构14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7.98亿元,增长36.4%;其中:寿险保费3.98亿元,增长11.8%;财产险保费4亿元,下降3.4%。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3.66亿元,增长30.3%;其中:财产险赔款3.04亿元,增长27.7%。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07.26亿元,下降1.4%。其中,A股开户数1104个,基金开户数982个。

交通

2023年,宜章县公路旅客周转量46万人。年末机动车保有量131241辆,其中:汽车保有量79479辆,摩托车保有量51762辆。

公路

京珠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宜凤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分布于宜章县境内,S324线、京珠高速、G107线、宜凤高速、厦蓉高速、衡临高速构建出宜章“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

铁路

宜章县境内贯穿京广铁路,在县境内长20.92千米,设有白石渡站、太平里站。白石渡至杨梅山货运专线起于京广铁路白石渡站至杨梅山浯溪站,全长13.8千米。

南岭铁路在宜章县境内总长达到53.3千米。白石渡到车湾村八里排货运专线有3条支线全长2.9千米,主要用于干法氟化铝厂产品运输。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宜章段)全长18.18千米。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共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13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35亿元,增长16.9%;研发经费支出8.5亿元,增长15.3%。全年专利申请100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年末全县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29个。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284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9.07亿元,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184.5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907.3万元。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79人,毕业生1592人;普通高中招生5230人,毕业生4930人;初中学校招生9913人,毕业生9574人;普通小学招生7389人,毕业生10150人;特殊教育招生17人,毕业生1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451人;各类民办学校11所,在校学生7293人。全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3%,毕业生升学率96.3%。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纪念馆1个,广播电台1座;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送戏下乡208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983场。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5%。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共有卫生机构526个,其中:医院3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1个,农村卫生室428个。医疗机构床位数3914张,其中:县级医院床位数2349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565张。卫生技术人员387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25人,注册护士1897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宜章县有体育场地2039个,运动场1342个。全年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9.2万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宜章县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705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15.64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11324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369.4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16641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33074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5095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648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402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301张,收养各类人员37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0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74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24.34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63.27万元。

历史文化

综述

宜章自隋置县以来,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宜章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在社会和群众中影响较大,底蕴较深的有:

莽山瑶族文化。瑶族文化贯穿莽山瑶族生活、生产、风情、风俗等。主要有瑶族盘王节文化,至今仍传承着许多原汁原味的瑶族风情,中央、省内外许多学者、媒体都慕名来采风,并在各媒体常有报道。2003年,湖南省文化厅授予莽山瑶族乡为“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夜故事”,“夜故事”是宜章城关传承较好的传统文化,1995年,湖南省文化厅授予宜章城关镇为“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南小调,即“宜章小调班”是宜章群众文化的一大品牌,在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中十分盛行。至今仍有麻田等6个小调班常年活跃在全县的村村寨寨。湖南省文化厅先后于1997、2005年授予麻田小调班、黄沙镇大元村小调班为“农村百佳业余剧团”称号。

宜章祁剧,是1961年宜章办专业剧团时,从祁东请师傅来传教的,至1985年宜章祁剧团撤销时的20多年中,宜章祁剧在宜章影响很大,在宜章南部乡镇,不少业余剧团专唱祁剧,至今仍有不少祁剧爱好者。

地名由来

宜章古称义章,因境内有大章、小章二水而得名。后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义章为宜章。

文物古迹

宜章县是一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文物丰实,有85处不可移动文物,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位于宜章县城关镇中夏街西侧,今宜章县文物管理所设于其内。旧址占地4300平方米,系庭院式砖木建筑。原大门在南,入门有两耳房。主体建筑分为前栋、东栋、西栋和后栋。前栋为平房,余皆各二层楼房。东、西两栋对称,东面临街有杂屋四间,全部屋面为硬山顶,盖小青瓦。地面平铺青砖,楼面钉铺木板。东、西、后三栋呈“u”形,内设走廊通道。1928年1月朱德、陈毅在宜章发动“年关暴动”建立地方政权,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指挥部设在后栋,朱德、陈毅住东厢各一间,其余为暴动指战员和中共宜章县委负责人住房。并在旧址一举擒获伪县长杨孝斌、黄德珍和土豪劣绅20余人。该址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时为守备署。嘉庆十七年(1812)重修一次。民国元年为警务局。民国7年改建为县立女子学校。1949年秋,易名为宜章城区立小学。1954年,改为城关镇一完小。1969年、1971年将前后栋及东、西两栋北端拆除,前、后新建二层红砖楼房。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继后又拨款修复东、西两栋。1988年,学校搬迁,该址交县文物管理所管理。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1999—2001年国家投资500万搬迁原占用单位幼儿园,恢复旧址南一层、北二层楼房及西面侧门,维修东、西两栋楼房,添置消防设施,并配套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湘南起义纪念馆。

邓中夏故居

在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内。邓中夏(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等职。1894年诞生于此,并度过了少年时代。故居为砖木结构,东西封火墙,硬山顶,盖小青瓦,条青石门框,直棂木窗,为一般民居式。占地139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面阔三间,二层,高约6米。民国32年(1943)被国民党反动派焚毁,仅存屋基和前墙垛。1983年,由原郴州地区文化局和地、县民政局拨款,恢复原貌。1993年 投资12余万元,对故居地面、墙面、瓦面进行修缮,添置消防灭火器、安装消防水管,布展了基本陈列。1995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谭氏宗祠

位于宜章县莽山之麓的天塘乡天塘村,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后由于200余年风雨侵蚀,部分构件损毁严重。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经过两次较大的修葺,现保存建筑乃具有浓厚的明清时期湘南民居风格。宗祠占地面积683.7平方米,座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自东南而西北依次为门楼、中厅、上厅。门楼为庑殿顶,内建戏台。中、上厅砖木结构,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马头山墙,硬山顶。宗祠保存完好,主体建筑面阔15米,进深45、58米,通高10.8米,用54根木柱支撑,大木柱直径为48厘米,小木柱直径为34厘米,木柱下置四面八方形石础,石础上雕刻云纹图案。门楼上檐施如意斗拱、下檐置卷棚、盖小青瓦,飞檐及大门、中门横梁均有动物、植物的雕刻图案,大门、中门两侧置石鼓各一,鼓沿、鼓石础分别有云纹、莲花浮雕。祠内现存有清干隆、道光年间的石碑两块,记载该宗祠历史变迁与修葺情况。宗祠是谭氏族人日常处理族内重大事务,红白喜事等庆典或祭祀活动的场所,村民常聚集于此摆摊设点销售农副产品,或谈论时事。宗祠实际成了谭姓村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2006年5月31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毅故居

位于宜章县城西面约38千米的麻田镇麻田村。欧阳毅(1910—2005),历任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秘书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秘书长,全国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第二炮兵副政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1910年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代。故居始建于清中期(嘉庆年),坐北朝南,依山势而连,为一进式建筑,二层建筑面积68.94平方米。故居主体青砖青瓦到顶,白灰勾线,硬山顶,风火墙,脊背叠瓦压梁,中置葫芦宝顶。主体建筑进深为7.1米,横跨7.3米,一进大门为过道,左边为卧室,右边为小厢房,顶高5.1米,石坎,木门,简单木质窗户,属典型的湘南古民居。建国初期对故居腐朽的木质构件作简单的修补,对屋面、椽条、望板进行过翻修、更换,墙体则基本未动。故居现由欧老孙欧任松管理使用,屋内基本不住人,只存放生产、生活用具。

2008年由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际春故居

位于宜章县城西南68千米的天塘罗轸村。张际春(1900—1968年)。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杰出的教育家,中共七大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大中央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等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1900年诞生于此,在此度过了28个春秋。故居为一进三间老式民居,两层砖木结构,始建年代为晚清,建筑面积93.6平方米,进深9.75米,面阔9.58米。坐北朝南,南向正面,青砖到顶,檐高4.7米,短檐;东、西、北三面均是1.3米的青砖小脚,其余为25×19×17.5CM的泥砖到顶。屋面盖小青瓦,屋脊为硬山顶。

风俗人情

婚嫁习俗:提亲。县内男女婚嫁,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在初步互相了解认识的基础上,由男方向女方父母或兄长提出求婚,求婚时男方带上一定礼品,俗称见面礼,拜访女方父母或兄长,向人简单介绍自己和家庭情况;少部分农村寮庄,还讲究年庚八字。迎娶。定亲后,男方确定迎娶日期,俗称选日子。男方择定成亲吉日后,提前告知女方,以便女方准备嫁妆,男方也整修新房,购置结婚用品,结婚前几天向亲友送请柬,准备送给女方的聘礼。结婚这天,讲究的家庭,则先约请好迎亲用的小车、中巴车、拉结婚用品的工具车,车体披红挂彩,写上“良缘佳偶”、“天作之合”等颂词,由媒人或女方的至亲好友带着男方的迎亲队伍去女方家接新娘及女方宾客、伴娘。有条件的新郎新娘准备好摄像机把整个迎新场面拍摄下来。然后迎接亲朋好友到酒家上宴,少的十几桌,多的几十桌,新娘新郎逐席敬酒。出嫁。全县城乡,特别是农村,女方在出嫁前几天内,一是准备嫁妆,二是通知至亲好友(一表示庆贺,二帮助备办酒席,迎接男方接新队伍的准备事项)。城镇男女青年结婚比农村简单而隆重,男女双方办事讲求简单而时髦,男女双方两家合在一起办酒席请客,一起发请柬宴请宾客。新郎新娘在酒席中先敬双方父母和本家辈分高的长辈,然后再依次向宾客敬酒。婚礼。无论城乡,婚礼形式内容大同小异。新娘披婚纱,新郎着西装,男女胸前佩带绣花一朵。结婚礼节:新娘乘彩车临门,由喜娘扶出,入男家堂屋,朝内而立,新郎从内室出,也与新娘朝内立,主婚人(或介绍人)居中率新郎新娘祭告祖宗,向男妇双方家长行礼,然后新郎新娘相对行礼,向男女来宾行礼,男女来宾代表致祝词,新郎新娘行答谢礼,最后由傧相送新郎新娘入洞房。闹洞房的人往往先讲几句祝词,如“夫妻恩爱,早把儿带”、“吃你果子,早生贵子”,以示庆贺。闹洞房时,极少数人也出一些难题“刁难”新郎新娘。但大部分还是采取文明婚礼的多,如唱歌、跳舞,讲一些夫妇间的笑话,猜谜语等诙谐浪漫的节目,形式多样,具有新时代特点。

方言

宜章县的语言(方言)分为二类,一是以玉溪镇为中心的宜章官话,它属西南官话,发音与西南官话(四川、重庆、贵州)大致相同,只是语调之间的微小差异;二是以赤石方言、梅田方言、一六方言为代表的地方方言。宜章方言纷繁复杂,赤石、梅田、一六三种方言与宜章官话不同语系,他们之间不能相互进行语言交流。一六方言区域内的笆篱堡、白沙圩、关溪圩还有一种当地人所谓的“军话”,这种话类似宜章官话,这是因明代茶陵,攸县籍人到宜戍边形成的。三是玉溪镇的水浸窝村190人讲客家话;一六方言区域内的11个乡镇境内还有讲当地特点的客家话的人约44300人;四是分布在玉溪、梅田、麻田、长村少数村庄约2000余人,莽山瑶族乡约3200人讲瑶语,亦称为勉语藻敏方言。此外,迎春镇的山上和浆水乡的大地岭土话,称为“方言孤岛”。

宜章为楚粤孔道,且矿产丰富,县内矿山发展迅速,于是在矿山形成独立于宜章方言的“矿山话”,主要有近似于湘方言的瑶岗仙矿话;近似于普通话的杨梅山矿话;带有浓重粤方言的梅田矿务局话。这些矿区附近农村的青年农民多数亦讲附近矿山方言。

宜章方言虽然纷繁复杂,县境内的各土语区人民在严肃的场合均会讲流利的宜章话,宜章官话是宜章人民共同使用的方言。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彭儒

女,原名良凤。民国二年(1913年),生于黄沙团碕石村(今属迎春镇)。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历任江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农业部监察室副主任、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党委专职书记。1960年,荣获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2年,任国家水产总局顾问,1979年,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两案”(审查平反冤案错案)办公室副主任。

欧阳毅

原名欧阳德贤。清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二日(1910年4月1日),生于白沙团麻田村(今属麻田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南起义,任白沙区苏维埃政府秘书。1934年10月,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50年9月,调任军委公安部部队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1951年1月9日,任公安部队纪委书记。1955年9月27日,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8月,调任第二炮兵部队副政委。1983年3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邓秀新

1961年生于白沙圩公社邝里洞大队(今属白沙圩乡)。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1984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获得国务院、人事部、农业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的5项科技奖项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1998年,他符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并被聘为国际柑橘学会执行委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2001年,任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0月,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李常水

1951年生于第三区笠头洞乡笠头村(今东风乡)。1971年,在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学习。1993年,他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和省党代会代表。1994年,被评为省模范共产党员和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佑贵

1951年生于第五区径坪乡径口村(今属栗源镇)。先后在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93年,王佑贵作曲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第一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上获MTV作品金奖。1994年,他创作《春天的故事》,同年作品获中国音乐电视金奖,1995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现任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中国歌舞团编创中心主任,国家一级作曲。

李白文

民国二十五年(1936)11月12日,生于第三区智明乡(今属迎春镇)。1958—1961年,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于敏教授领导的小组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70—1978年,参加氢原子钟的研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获200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荣誉称号

2012年,宜章实现粮食生产面积74.51万亩,总产26.32万吨,获得农业部2012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3年,宜章县蝉联湖南省计生、综治、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

2014年,宜章县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成为湖南省首批获得此荣誉称号的五个县之一。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宜章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3月1日,经过实地检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宜章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同意脱贫摘帽。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宜章县名列其中。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