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

更新时间:2023-06-23 10:11

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的机关刊物。月刊。1919年7月王光祈曾琦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同时创办此刊。王光祈、陈淯、李大钊、康白清、田汉等人曾任主编或主要撰稿人。该刊的《宣言》说 明其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文化运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创刊初期以宣传各种进步思想为主,后来随着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所发文章倾向不一。有的宣传无政府主义,有的宣传国家主义,有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该刊学术性较强,经常刊发哲学、社会学、宗教学、 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此外在附录中经常报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活动的情况。1924年出至第四卷第十二期,因少年中国学会解散而停刊。共出五十五期。《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新潮》杂志鼎足而三。

杂志简介

1919年7月15日创刊于北京,1924年5月停刊,该刊属于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刊,主要组织者有王光祈、李大钊等。该刊特色是注重“文化运动”、“阐发学理”、“纯粹科学”,载有宣传社会主义的文章,也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该刊是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出版,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具有较大的史料研究价值。

《少年中国》,1919年7月15日创刊于北京,月刊,少年中国学会北京总会编辑,系少年中国学会会刊。历任编辑人员有李大钊康白情王光祈苏甲荣恽代英黄仲苏等。前八期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自第九期起改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1924年5月出至第四卷第十二期后终刊,共出48期。

该刊主要刊登会员所写的关于自然科学、文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论著,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问题的许多问题。发表了一批介绍政治思想学说的文章。曾对中国的社会前途进行过认真的论辩,其中既有李大钊、恽代英、张闻天、邓中夏等人宣传社会主义的文章,又有李璜、曾琦、左舜生等人主张国家主义的文章。此外,还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出版两期“诗学研究”专号,讨论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发表过不少新文艺作品,其中有田汉、李大钊、康白情、修人、郭沫若、沈泽民、王独清、朱自清、宗白华等人的剧作、小说与新诗,同时,还译介了莎士比亚、王尔德、莫泊桑、泰戈尔、歌德等世界文豪的杰作。李大钊的《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等即在本刊发表。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钊、恽代英、邓中夏、张闻天、田汉等。

宣扬进步思想

《少年中国》是大型综合性杂志,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占刊物的主要篇幅,是会员所写的关于哲学、文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论著与译文,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问题的许多方面。当集中讨论某一问题时,就出版专号,如妇女号(1卷4期),宗教问题号(2卷8期、11期,3卷1期)等。第二部分是“会务报告”,包括阐发学会方针的文章、会务消息和会员的通讯,也出过两期“少年中国学会问题号”(3卷2期、8期)。

学会最初的四项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术,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气”;四项信条是:“奋斗、实践、坚忍、俭朴”。王光祈在1卷2期发表的通信中表示,为了“避苦寻乐”,在恶社会中,求得学术上的进步,精神上的快乐,保持高尚的人格,改善不良的生活方法,免除家庭的苦恼等等目的,应当创造新生活,以便与恶势力奋斗到底。

李大钊也是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经担任《少年中国》的编辑主任。他在月刊上发表过两篇论述青年运动的文章:《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1卷3期),《亚细亚青年的光明运动》(2卷2期)。他认为,“少年运动”的第一步就是要作两种的文化运动,一个是精神的改造运动,一个是物质的改造运动。他强调“物质改造”即改造经济制度,解放劳工的重要,认为“经济组织没有改变,精神的改造很难成功”。同时倡导“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宣传‘互助’‘博爱’的道理”的精神改造运动。

恽代英在月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和通信。他注意教育和自我修养,“想在最近期间努力于自身的改造、教育的改造,以追求平民真正的觉悟,雄厚的实力,以为各方面取用各种手段的预备。”他所阐述的“群众生活的修养”的各个方面差不多都是一个革命者所必须具备的优良的群众作风与道德品质。此外,为《少年中国》撰稿的还有毛泽东张闻天邓中夏沈泽民黄日葵高君宇赵世炎杨贤江等。

倡导文学革命

该刊大力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发表了大量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田汉的第一部剧作《环珴璘与蔷薇》即发表在第2卷第5至6期上,张闻天的剧作《青春的梦》发表在第4卷第12期上,还有李劼人的早期小说《同情》等。刊物以较大篇幅发表新文学作品,有康白情、田汉、李大钊、黄仲苏、郭沫若、朱自清等人的新诗。1920年3月出版的第1卷第9期定名为“诗学研究号”,讨论新诗的发展方向。同时十分重视译介外国著名作品,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尔德的《沙乐美》,莫泊桑的《我的叔父于勒》,以及普希金、泰戈尔、菊池宽等人的作品。

建设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最初发行时,为表示学会与会员之独立与奋斗精神起见,概由会员出资印行,绝不向外募款。《少年中国》出有《诗学研究号》《宗教问题号》,执笔者都是纯洁少年,本其对于国家社会之热诚,发表真挚的言论。《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二期王光祈的《少年中国之创造》一文中,谓“少年中国的少年是要有创造的、社会的、科学的生活。(二)实现少年中国主义的方法,简单说起来要由我们一般青年与一般平民—劳农两界一一打成一气,且为一种青年的国际运动;分析说起来,就是(A)教育事业,(B)出版事业,(C)新闻事业,(D)改选个人生活”。

第二卷第二期发表挥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一文,他本学会实践的宗旨主张注意研究群众生活的修养。把应该注意的事列成一表,分为活动的修养、合群的修养两大部门。在第一部门中又分计划力、魄力两项,在第二部中又分得人信心、得人助力两项。于计划力之下分为事前计划(周密)、临事计划(机警)、事后计划(要审慎以防流弊,要恒久以防中辍)三目,于魄力之下分对事要勇猛,肯负责任,对人要能指导人,能分配任务两目。于得人信心之下分示以高尚纯洁感情(无私),示以成功成绩(无为高远事,无为易失败事),示以不亏损朋友成绩三目;于得人助力之下分和平谦逊,不与人生恶感,以感情动人(爱他、信他、助他、谅他)加增善感,名利让与他人,劳怨自任四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