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

更新时间:2024-07-02 12:38

强弩之末(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儒列传》。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儒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成语演变

东汉·班固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强弩之末”。

成语故事

韩安国,字长孺,西汉时人,任梁王刘武的中大夫。后来他触犯国法,本来应该杀头,可考虑到他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有功,就革职为民。

直到汉武帝做了皇帝,知道韩安国很有才能,便起用他担任北地都尉的职务,不久又升迁为大司农。

后来,由于韩安国平定战乱有功,汉武帝又让他做了御史大夫。这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而交战,时而议和。一次,匈奴方面突然派了一位使者来议和,武帝一时之间也难以决定,便召集朝廷的文武大官,共同来讨论这件事。

大臣中有个叫王恢的,过去曾在边疆做过几年官,对于匈奴的情况相当了解。他认为凭汉朝的军事实力,一定能扫平匈奴,因此他反对和匈奴议和;而且建议汉武帝立即采取行动,发兵到边疆去征伐匈奴。

在场的官员听了,大都保持沉默,只有韩安国站出来大声反对说:“如今匈奴的兵力日益壮大,而且又神出鬼没,流窜不定。如果我们要出兵千里去围剿他,那不但很难成功而且人马到那儿就疲惫不堪,会给匈奴以逸待劳、得以制胜的机会。这情形就像是射出的箭矢飞行到最后没有力量的时候,连最薄的绸缎也无法穿破;狂风的尾巴,连很轻的羽毛也无法吹动一样。这并不是因为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因为到了最后,力量衰竭,起不了什么作用了。我们如今如果发兵征讨匈奴,实在是不智之举。依我的看法,倒不如和他们缔约谈和。”

韩安国生动的比喻和有理的讲解,博得群臣的赞同,汉武帝也采纳了韩安国的意见,同意和匈奴议和。于是,一场极有可能发生的战争,就此冰消瓦解,这为国家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和稳定。

成语寓意

当一个事物已经发挥到它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人们不能强求,应该开始转变眼光去寻求别的方法和途径。成语“强弩之末”告诉人们,很强的力量过了一段时间,或者经过一些阻隔,最后也会变得很微弱。人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以免以卵击石,得不偿失。

成语运用

“强弩之末”指强弩所发的箭,飞行已达末程。常用于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起作用。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以长语英雄欺人耳。”

梁羽生瀚海雄风》:“李恩南已是强弩之末,一个人抵敌不住淳于周的掌力,被他中指一弹,长剑脱手飞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