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算学

更新时间:2024-01-08 19:35

音律算学,又称“音律学”、“律学”,最早诞生于距今2500多年前(即公元前500多年),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12个音律数学关系。

术语简介

音律算学,又称音律学、律学,是通过数学运算和实验来表现、创作、完善、发掘、抢救、搜集、整理、研究音乐与音律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它是一门新型而古老的学科。说它是新型学科是因为从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学科细化,从音律学分出的一个重要分支,说它古老是早在人类发现十二平均律时是用数学方法算出来的,中国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数学家朱载堉为了解决十二平均律的计算问题,他在总结前人乐律理论基础上,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实验,成功地发现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规律,他讨论了等比数列,找到了计算等比数列的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求解十二平均律。我们知道十二平均律的律比是2的十二次方根(),这个开方运算就是在今天,如不借用计算器和数学用表一般人也算不出来,为了解决这繁重的数学运算,朱载堉运用珠算进行开方运算,并提出了一套珠算开方口诀,这是富有创见之举,是开音律算学之先河。

与音律学十分类似的学科是色度学,它科学地描述了不同频率的光对人眼三种视锥细胞不同强度的刺激,然后叠加起来,进而导致人类视觉对不同颜色的感知。色度学是色彩理论的基础,正如音律学是音乐理论的基础。

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对世界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这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在中国古代音律学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实现乐曲演奏中的旋宫转调,历代都有学者孜孜不倦进行探索,但是迄朱载堉时无人登上成功的峰顶,只有朱载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和音乐算学是分不开的。

作为音乐算学的副产品,朱载堉还解决了不同进位小数的换算方法,作出了有关计算法则的总结。在数学史上,这些都是很引人注目的成就。朱载堉在研究音律学的同时,对计量学和度量衡的演变也做了考察。他亲自做了累黍实验以确定古人所说的尺长。为了确定量制标准,他测定了水银密度,测量结果相当精确。他从理论上辩证说明了“同律度量衡”之关系,对后世影响很大。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人耳的音程间隔敏感程度与声音波长大致呈对数关系。例如:对人类的听觉来说,220Hz到440Hz之间的差距与440Hz到880Hz之间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给它们相同的音名。比如C,然后划分为不同的音域。

虽然古人不懂物理和生物,但是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依据经验发现了这个现象。这是因为音调和机械波的波长有关,而波长又和弦长有关,成正比关系,这就从物理学上看不见摸不着,抽象难懂的机械波问题转化成了直观易懂的长短问题了。所以八度实质上就是两段弦长呈现出1:2的整数比关系,也就是两倍关系。

每当机械波的波长翻倍或减半,我们就记它为一个单位——西方叫“八度”,东方叫均。

可是,只有两个音太“单调”了。我们还能不能细分出更多的音呢?

于是,就有了五度相生律:每次升纯五度,产生一个音。因此得名。

对音律的贡献

对音律算学有较大贡献的,还有一位清代著名经学家江永,在他一生对周易的研究中,用河图洛书对音乐与律制中的纯律、五度相生律、律吕以及五声音阶进行了全方位的计算,首次在他的《河洛精蕴》中提出了算律之法,这不仅极大丰富了音律算学这一门学科,也给音律算学一词提供了用典之出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