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罗霄

更新时间:2023-06-11 08:18

《浴血罗霄》是萧克于1937年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8年。

内容简介

《浴血罗霄》讲述了1933年,国民党5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驻守湘赣苏区的红军——罗霄纵队按照中央指示,奉命离开根据地,北上另一苏区执行一项不明确的战略任务,由于形势急剧变化,为了保存部队实力,中央同意罗霄纵队南下返回罗霄山脉根据地。这是一个时间跨度为3个月的故事。小说以白描手法再现了当时红军的真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创作背景

促使萧克写作《浴血罗霄》的,是一本苏联小说。西安事变后,萧克读到了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该书1931年由曹靖华翻译为中文,鲁迅为译本做了序,称赞它是“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铁流》中俄国工农武装的故事及塑造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令萧克激动不已。行军路上,“放眼黄土高原,追思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他感到心潮起伏: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更深远。他经历的战争,远比《铁流》里的要复杂和精彩得多。应该有人记录下这一切,写出中国的《铁流》,于是萧克决定自己写。

人物介绍

郭楚松

小说着力刻画了纵队司令郭楚松这一人物形象。郭楚松本是农家子弟,读过师范,原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在认清蒋介石的反动面目后参加了工农红军。在革命岁月中,郭楚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指挥员。他率领部队多次转危为安,但也经历过失败挫折;他治军严明、爱憎分明,却不是不近人情、铁石心肠。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支朴素军队里的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有不顾老乡反对,在敌我交战的危急关头用老乡结婚的两床被子迷惑敌机的参谋李云俊;有摆脱敌人围追堵截之后不顾敌人炮火,席地而睡、安然入梦的红军将士;也有在与饥饿作斗争时,“千百条心想的是马肉,千百只眼睛盯着的也是马肉”的红军指战员……显然,这是一支由平凡人组成的平凡军队,也是一支有血有肉、残存有小农意识,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战火的淬炼中不断剔除落后思想,逐渐变得不平凡的军队。正是从这伟大的转变中,读者看到了这些令人难忘的细节。这些细节或许与想像中红军将士的言行举止有一定的距离,但又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罗霄纵队官兵们身上。作者萧克将军没有刻意拔高人物,却使小说散发出撼人心魄的真实力量。

作者的经历还让他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红军发展壮大的原因便是把土地从地主手中夺回来并还给农民,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吸引大批青年参加红军。小说在描写红军艰难转战的过程中,始终把握住这个关键性问题。劳苦大众在这一过程中也看到了红军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军队,从而让红军得以绝处逢生。作者还以他人的口吻回答了李自成和太平天国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没有先进的阶级,不懂得革命的道理”。萧克将军用其作品深刻回答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原因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罗霄纵队在艰难的斗争中取得了最终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的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英雄的人民军队传承先辈精神,迎难而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这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精神在永续相传。

事物的发展往往在一些细微处隐藏着种种必然。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然就会“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已深入人心,一个排长因为在饭店吃饭少付了老板两块钱,就受到了上级的严肃处分。在斗地主、分浮财的过程中,他们也认真区分,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从种种细节处,读者看到了一支优秀的人民军队,因此,这支部队每到一地总会受到当地民众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

艺术特色

人物塑造

《浴血罗霄》写了红军内部各式各样的人物:红军纵队的司令员、政委、政治部主任,直到下面普通一兵,十二岁的小鬼、侦察员、医务人员、炊事人员等等,全都有血有肉。无论是写行军、打碉堡、侦察,还是写土地改革,都有独到之处,是非亲身经历写不出来的,全书可视作红军当年生活的巨幅画卷。小说塑造了纵队司令郭楚松那样的英雄人物,也写了杜崇惠政委的软弱和动摇,写了红军的百折不挠、英勇善战,也写了红军遇到的挫败……这些在之前的军事题材小说中很难看到。作品的真实可感,使《浴血罗霄》成为“一个红军指挥员的战场日记”。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敢爱敢恨、未经雕饰的红军指挥员形象。戎马一生的经历让萧克将军为他笔下的人物注入了活的灵魂,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正派还是反派。小说在描绘人物群像时,力求用最符合实际的情节来反映最真实故事,把一个个“脱尽脂粉气的真实容貌”毫不保留地展现给读者。这也是这部小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掩卷之余,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依旧历历在目,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除了比较高大的正面人物,也有意志动摇的中间分子,更少不了临阵脱逃者,作者都一一给予了较为客观真实的描写。而在描写敌人时,也毫不留情地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揭露。因此,这是一部有立场、有思想的作品。

《浴血罗霄》展现了萧克将军戎马倥偬的一段革命岁月,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探索、积累战斗经验的一段红色岁月,同时,这本书也提醒读者,勿忘革命先烈的遗志,珍惜幸福安宁,更是号召读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不畏艰险,勇担重任,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贡献应有的力量。

手法

《浴血罗霄》逻辑清晰,情节生动,语言精练,极有现场感,展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与此同时,在行文中,也展现了作者作为一名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出色才华。几次危急关头,纵队的指挥团队都能审时度势,迅速决策,并通过有效的组织与动员,激发将士们英勇作战的主动性,从而他们多次在绝境之中都能突出重围、保存实力、化险为夷。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他们的战术灵活,不循常规,常常出其不意,令敌人束手无策。比如,书中具体描写了一次红军攻打白军碉堡的典型案例,红军战士们从围点、喊话,到擒王、劝降,可谓一气呵成,最后作品还写道,红军攻占了碉堡带后,带领当地百姓将碉堡全都付之一炬,现场呈现出火龙般的壮观场面,这不仅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精神,对敌人也是一种有效的震慑。另一处与碉堡有关的情节,也很有戏剧性——面对必经之路上的一个碉堡,是费力强攻还是费时绕道?红军最后选择的是“借道”法,即通过威慑、喊话等策略,动摇敌人的军心,再加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最终敌人没开一枪,放任红军队伍全部顺利通过。在这里,红军打的完全是一场心理战。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策略,也是我党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战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生动的军事教材。

作为一本文学作品,这本书的叙述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描写,为了全景式展现战争的局势,及历史选择背后的逻辑,作者在全书37个章节中,利用3个章节,以国民党高层指挥者为主要表现对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比如他们的贪生怕死、巧言令色、欺上瞒下,比如他们彼此之间的猜忌、倾轧,比如他们的自私、残暴等,这些与解放军的团结、无畏、爱民等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书中还有几处情节,重点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扎实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利用“二七”纪念日进行革命历史教育;比如,通过分析李自成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原因进行反思和借鉴;比如红军干部通过坦诚地剖析个人思想的转变过程,让大家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革命的真谛;比如,借江西民间传说中的“孽龙”来批判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面目。也正是有了这样生动到位的思想教育,队伍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1991年,《浴血罗霄》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2019年,《浴血罗霄》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作品评价

《浴血罗霄》是一部真实再现红军生活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华夏经纬网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人民解放军的军史还有许多空白点。在《浴血罗霄》中虽没有细写,但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些脉络……这样的题材,只有身经百战、身临其境的人,才能写,才能写好。这是一部“奇书”。虽然写军事、长征的作品有很多,但总是容易把双方都写成铁板一块,像这样真正写出工农的生活和思想斗争的很少。(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夏衍评)

“这是一部中国的《铁流》,比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内容更加错综复杂,气势也越发恢宏壮观……是红军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一部悲壮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画卷。”(作家周而复评)

“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度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胡耀邦评)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出生在湖南嘉禾,容战将、军事教育家和作家于一身。他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29岁正式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前夕,萧克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成为那一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同时还是在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都担任过高级将领的将军,与十大元帅中的每一个都有交集的将军,早年曾参加南昌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克曾任军训部长、训练总监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