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校经堂

更新时间:2023-06-22 11:32

湘水校经堂原址在湖南长沙。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仿其师阮元所办学海堂例,初创于岳麓书院内,以经史、治事、辞章分科试士,不课时文,成为湖南讲求汉学的基地。十六年,吴离任,课业遂废。咸丰末一度恢复。光绪五年(1879),湖南学政朱逌然及郭嵩焘等迁建于城南天心阁下。山长成孺重经济之学,要求遍读经世之书,以研究乎农桑、钱币、仓储、漕运、盐课、榷酤、水利、屯垦、兵法、马政之属,以征诸实用。十六年,学政张亨嘉于长沙湘春门外另建院舍,改名校经书院,亦称“湘水校经书院”。分经义、治事两斋,专课经史和当世之务。

历史沿革

湖南岳麓书院内一处古代人文建筑。现存建筑位于岳麓书院讲堂左侧。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后经清代重修,阁楼存放祭器。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设于今船山祠处,并亲题门额。湘水校经堂是以研习汉学为主的学校,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的目的是为了矫正当时书院教育中专重科举仕进的陋习,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树立新的学风。湘水校经堂在治学上强调“精微并举”,注重朱熹张栻理学的传统,能兼容各学派的不同观点,无门户之见。培养的著名学生有郭嵩焘、左宗棠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