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海上交通线战役

更新时间:2022-04-18 23:57

为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而实施的进攻战役。又称海上破交战役。

海上进攻战役的重要样式。可分为远洋破交战役、近海破交战役和沿岸破交战役。目的是大量毁伤敌运输舰船或护航舰只、破坏或封锁敌装卸港口和海军基地,扰乱、阻断敌海上交通,为夺取海上作战及战争胜利创造条件。

破坏对方海上交通线的作战,早在奴隶社会就已出现。公元前31年,在罗马内战中,屋大维舰队袭击安东尼海上交通线,为夺取亚克兴海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17世纪发生的三次英荷战争,使破坏海上交通线的方法、手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破交行动不仅打击敌运输舰船和装卸港口,更注重通过海上决战消灭敌方的护航舰队,将敌方海军舰船和商船封锁在港内,以期达到切断敌方海上交通线的目的。进入20世纪,随着商品生产、海外贸易和海军兵力兵器的发展,海上交通线斗争的规模扩大,出现了现代的破坏海上交通线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海军采用与敌护航兵力决战和远距离封锁的方法,破坏德国海上交通线;1917年,德国海军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破坏协约国的海上交通线,都具有现代海上破交战役的特征,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上运输量急剧增加,海上破交战役规模进一步扩大。1942年,德国对英国驶往苏联的配有重兵掩护的护航运输队实施海上破交战役,使之遭到重大损失,迫使由英国驶往苏联北方港口的航线暂时停航;美国海军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破坏日军的海上运输线的战役。两次世界大战中,海上破交战役贯穿于战争的整个过程,行动遍及各主要海洋战区,作战双方均投入大量兵力,广泛使用潜艇攻击、航空兵袭击、水面舰艇截击和水雷封锁等手段,阻断对方海上物资运输和军需补给,限制对方兵力机动,力图为夺取战争胜利创造条件。战后,各国对破坏海上交通线作战仍十分重视。在历次局部战争中,破坏海上交通线战役仍然是重要的进攻战役样式。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始终把破坏阿根廷本土至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的海上交通运输作为重要作战目标,使用核动力潜艇实施海上封锁,切断阿军补给,致使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守军一开战就处于孤立境地,从而奠定了英军取胜的基础。

破坏海上交通线战役通常处于主动进攻地位;作战空间宽广,持续时间长,指挥协同复杂;战役行动受有关国际公约和海战法规的制约。基本要求:①周密组织侦察,及时、全面掌握敌海上交通线结构、运输系统和行动规律,海上保交体制和防御能力,海上输送企图、输送方法,输送编成与队形,航行路线与航行时间等情况,精心选择作战目标和海区。②有重点地配置兵力兵器,集中主要兵力于战役主要方向,形成局部优势,对主要作战对象实施重点突击,同时在次要作战方向上实施辅助突击。③采用多种手段,实施综合破交作战。集中攻击与小兵力群破袭相结合,打击海上运输舰船、掩护兵力与突击装卸港口相结合。④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伪装隐蔽,力争达成战役突然性。

破坏海上交通线战役通常由海军兵力单独组织实施,有时也可与其他军种联合实施。基本方法:①根据敌海上交通线结构、运输行动和海区情况,上级意图、破交手段、作战能力等,确定海上破交战役的目标、方向和战役重心,周密制定海上破交战役计划。②毁伤、拦截或俘获海上航渡的敌运输舰船。③打击敌警戒、伴随护航和区域掩护兵力。④袭击和占领敌装卸港口,摧毁在港内停泊的敌运输舰船及集结待运的部队和物资。⑤封锁敌海上交通运输必经的航道和海峡。⑥远洋破交战役,应根据战争中总的战略形势统筹计划,与盟国海军兵力联合实施。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破坏海上交通线战役的地位作用将进一步提高,诸军种、兵种一体化破交成为主要方式,突击装卸港将成为战役的重要环节,作战进程加快,持续时间相对缩短,争夺制海权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