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档案

更新时间:2024-04-02 09:47

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如保存备查的公文图纸、信札、电报、户籍、帐册、契约、证书、书稿、日记、笔记、家谱的原本和原稿。

定义介绍

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如保存备查的公文图纸、信札、电报、户籍、帐册、契约、证书、书稿、日记、笔记、家谱的原本和原稿。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质档案最先产生在中国(见纸质文献)。东汉时已经开始用纸张书写文件,魏晋以后纸质文件逐渐增多,但官府公文仍以简为主。到东晋末叶,公元403年底,桓玄代晋自立,下令公文全部用纸书写。他在诏令中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从此纸质档案大量产生。从 4世纪到17世纪末,中国造纸术先后传入越南、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欧洲各国、美洲大陆,乃至全世界,促进了世界档案事业的发展。纸张的使用引起档案数量急剧增长,以罗马教皇形成的档案为例:使用纸张以前,在1243~1254年的11年间,每年平均形成 730件;使用纸张以后,在1294~1303年9年间,每年平均形成5万件,增加近70倍。纸质档案优点较多,便于管理和利用。当代声像档案和机读档案已有显著增长,但纸质档案在世界各国档案馆的总藏中仍占主要地位。

纸质档案的保护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主要的档案文献资料都是采用纸质材料为载体进行保存,特别是一些机密性较高的机关文件,大多采用纸质文件存档,这样就为保存纸质文献档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视纸质文献的保存和修复工作是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注意和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中国造纸技术源远流长,纸质保存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经验,防老化,防潮、防虫、防洇方面都有各种技术流传下来。古代为了让纸张能保存较长时间,在造纸时候,会采用石灰和石棉等含碱性较强的天然材料,在日后的保存中,空气中多含酸性,能够让纸张不易老化破损,得以长久保存。对于特别珍贵的纸质文物书画,古人采用黄蘗染纸、含有铅丹的涂料防虫,用杉木梧桐木制成木盒防潮防氧化,因而很多纸张得以流传千年二不易褪色。现代人在保存档案文献时往往不会考虑对纸质文献如何保存的问题,以至于经常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损失,因而对纸质档案的保存问题,必须引起档案文献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南方大部分地区受大陆季风和海洋季风双重气候影响显著,气候湿润,空气酸度较大,纸质档案文献的保存问题更显得重要。

作为纸质档案文献,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纸质材料的老化问题。有效保护纸质档案文献,首先需要了解纸质老化的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档案文献进行保护。当前而言,对纸质档案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修复,二是制作副本,三是电子化存档。无论采用哪种保存方式,都无法保持档案的原始状态,具有一定的非档案化风险。

纸质档案的修复

档案文件在保存和利用过程中,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脏污、破裂、纸质腐朽及字迹褪色等种种损伤。因而便有了档案文件的修复问题。

文件的修复方法很多,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修复文件载体。如加膜、修裱、去污、增塑等二是恢复载体所记录的信息。例如显示褪色字迹的照相法,以及录音、录像档案的修复方法等。对各种不同的修复方法,档案工作者应特别注意优化选择。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修复”后,不仅没有恢复档案原貌,反而破坏了档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