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

更新时间:2024-08-03 18:24

白线,位于前腹壁正中线上的,由两侧阔肌的腱膜互相交叉而成的一条白线,叫腹白线。

概述

白线,位于前腹壁正中线上的,由两侧阔肌的腱膜互相交叉而成的一条白线,叫腹白线。此线上自胸骨剑突,下止耻骨联合,坚韧而少血管。脐下两侧腹直肌彼此接近,呈线状;在脐上,白线为1~2cm的宽带;脐环线内交叉的纤维之间有小的裂隙,腹膜外脂肪可经此隙突出。在线的中部有圆形的腱环,称脐环,其前面为皮肤,后面只有一层腹横筋膜,是腹壁的薄弱点之一,故易发生脐疝。腹白线处由于缺少血管,故手术时不在此线上切口,故愈合差。

生理解剖

1、白线内外两面键交叉纤维表现不相一致,乃是由于它们的纤维来源不同。有研究指出:每块腹肌腱膜都是分二层的,因此共有六层健膜,它们均斜行越过中线,同时形成以下“二腹肌”:即两侧腹外斜肌在一起,两侧腹横肌在一起,一侧腹内斜肌(前层)与对侧腹外斜肌(后层)以及一侧腹内斜肌(后层)与对侧腹横肌(前层)一起:白线乃是诸腹肌共同的;护间触膜交叉区。根据我们的观察和Rizk的研究,我们认为把腹白线的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是适宜的。当然,这两层之间也存在一些彼此交叉的纤维,因之只能作局部的分离。

2、腹白线全长约31厘米,脐上、下段儿乎相等,脐环居其中点。宽度约1厘米。

3、腹白线脐上段由上向下渐变宽,达脐环上缘稍上方达最宽,平均为1.4匣米。脐下段从脐环稍下方又开始变窄,在半环线内侧脚到锥状肌尖水平最窄,上方又稍变宽。其厚度大致呈由上向下渐增厚。在半环线内侧脚至锥状肌止点间的一段腹白线为最细弱。

4、腹白线支座由垂直段和左右斜段以及三段相连的中间三角区所构成。按其形态分为“一”型、“人”型、“△”型三型。并测量了其各段的长、宽、厚度以及支座下汾与耻骨联合上缘间的顾离。支座距联合上缘距离小,三段相连的中间三角形区也小则呈“仁”型,三角区大则呈“△”型,支座跃联合上缘距离大,三角区也大则呈“人”型。

腹白线深面的毗邻结构

白线深面为腹横筋膜、腹膜外疏松组织和腹膜。腹横筋膜与白线相贴,且不大发达。腹膜内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因人而异。脐环上方有肝圆韧带,其近旁还有许多坚韧的结缔组织纤维随行。在第7区水平处,肝圆韧带巳逐渐进入镰状韧带内。从第7区到脐环一般脂肪较少,腹膜借助肝圆韧带及其近旁的结缔组织层而常与白线紧贴,不易剥离。脐环下方脐正中韧带和脐外侧韧带。他们上行到白线第11区水平巳由三条扁索状结缔组织分散成一片坚韧的纤维层。腹膜借助它亦与白线相贴较紧。脐环上、下方上述韧带纤维层无疑地在最常出现缺陷部的白线区起重要的屏障作用。仅在少数人发达的腹膜外脂肪以上述纤维层为界而分为内、外两层(此时腹膜易剥离)。因为这种例子有脂肪组织可作先导,当白线存在缺陷时就容易发生白线病。白线第6区水平以上腹膜外组织疏松,即使缺乏脂肪,腹膜亦易于自白线分离。但通常含脂肪较多。尤以剑突附近为然。大的脂肪团块有的覆以腹膜,突入腹膜腔。我们发现一例脂肪块具有SCm长的“系膜根”,位于白线第4、6区水平。在脐区,膜横筋膜和脐环瘫痕组织紧密相贴,仅在少数例子腹膜可以顺利剥离。

相关疾病与治疗

腹白线疝:有研究者认为白线疝多见于中年男子,多数病人因病小可无任何症状。Nora主编的手术外科学提到:据尸检,白线疝的出现约占总人口的5成,它们多数是小的。无症状,故而未能被诊断出。我们在72例腹白线标本中共看到2例白线疝,患者均为成年男性。一例发生在第8区,正中线的左侧,腹白线巳形成一个横径12mm的卵圆形疝孔。腹膜外脂肪由之突出至皮下,但腹膜没有随之突出。另一例发生在第9区脐环稍上处,疝口为横位的裂隙状缺陷扩大而成,腹膜随同脂肪向上突入白线的袋状隙中,但没有突出至皮下。Anson等认为疝的主要突出物为腹膜外脂肪,它可以伴随以邻近的小腹膜囊。并指出疝的症状要看病内容物是否直接压迫了有时与之一起穿出的神经,而不是与疝的大小和内容物如何成比例。根据我们的观察,白线缺陷部位有时有神经穿行。看来只要压迫了神经,就不会因疝小而无症状。至于黄家驯等认为病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可能是指在手术中所见的较重病例,这并不能包括许多未被诊断出的白线疝内容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