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

更新时间:2024-09-11 19:32

旱芹(Apium graveolens L.),别名为芹菜、药芹,是伞形科(Apiaceae)芹属(Apium)的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旱芹高可达15-150cm,有强烈香气。旱芹茎为圆柱形,上部分枝,有纵棱和节。旱芹的根生叶有柄,基部略扩大成膜质叶鞘;叶片通常3裂,裂片近菱形,边缘有锯齿,叶脉两面隆起;茎生叶有短柄,分裂为3小叶,小叶倒卵形,中部以上边缘疏生钝锯齿。旱芹花为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通常无苞片;花瓣白色或黄绿色,花小,圆卵形。旱芹果为圆形或长椭圆形,果棱尖锐,合生面略收缩,种子褐色,千粒重0.4g。

植物学史

栽培历史

野生旱芹最初分布于瑞典至阿尔及利亚、埃及以及西亚的高加索等沼泽地带。古希腊人最早进行人工栽培,开始作药用,后作辛香蔬菜,再之后驯化成肥大的叶柄类型——西芹(Apium graveolens L. var . dulce DC.),一些野生旱芹由高加索传入中国后,中国将野生旱芹逐渐培育成细长叶柄类型。

学名来源

旱芹学名中属名“Apium”是拉丁语,意思是“蜜蜂”,属名来源于蜜蜂被这属的植物所吸引;种名“graveolens”在拉丁语中意为气味重的,而旱芹有强烈香气;所以旱芹学名为属名+种加词即Apium graveolens。

形态特征

旱芹是二年生或多年生的旱生草本植物,高15-150cm,有强烈香气。

旱芹的茎直立,光滑,有少数分枝,并有棱角和直槽,茎有纵棱和节。

旱芹叶为根生叶和茎生叶两种。根生叶有柄,柄长2-26cm,基部略扩大成膜质叶鞘;叶片为长圆形至倒卵形,通常3裂,裂至中部或全裂,裂片近菱形,边缘有锯齿,叶脉两面隆起。茎生叶有短柄,叶片为阔三角形,分裂为3小叶,小叶倒卵形,中部以上边缘疏生钝锯齿。

旱芹花为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通常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7-29,花瓣白色或黄绿色,花小,圆卵形,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丝与花瓣等长或稍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花柱基扁压,向外反曲。

果实与种子

旱芹果为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5cm,宽1.5-2毫米,果棱尖锐,合生面略收缩,果中有种子1-2粒,成熟时沿中缝开裂。种子褐色,千粒重0.4g。

分布范围

旱芹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及美洲。在非洲广泛种植,特别是非洲的南部和东北部。在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种植。

生长环境

旱芹通常生长在于低海拔的潮湿地区,喜欢充足的阳光、潮湿、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生长习性

旱芹喜阳,生长发育最佳温度范围为8-30℃;喜潮湿,土壤持水量在70%-80%最佳;同时旱芹喜肥,不耐水湿。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旱芹自然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通过异花授粉或自花授粉产生种子,进行种子繁殖。

人工繁殖

旱芹采用播种育苗的方式进行人工繁殖。旱芹的播种育苗,先将种子用清水浸种12-14h后,置15-20℃条件下催芽3-4d,待80%种子出芽后撒播,经5-7天出土。移栽至合适生长的土壤中。

栽培技术

整地与播种

选择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如粘壤土。播种多采用育苗播种,用清水浸种12-14h后,置15-20℃条件下催芽3-4d,待80%种子出芽后撒播,经5-7天出土。

田间管理

苗期要求勤浇水,每次水量要少,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和后期需肥较多,需施足肥,初期需磷最多,后期需钾量较多,需针对性施肥。

病虫害防治

旱芹病害主要有斑枯病、斑点病等。针对病害的防治,宜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田间采用轮作方式进行种植,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发病期喷洒波尔多液、百菌清、多菌灵等进行防治。

旱芹虫害主要有茴香凤蝶、胡萝卜微管蚜等,针对害虫的幼虫可喷洒氰戊菊酯乳油防治。

主要亚种

旱芹有三个主要亚种:叶芹菜(Apium graveolens L. subsp. secalinum)、茎芹菜(Apium graveolens L. subsp. dulce)和根芹菜(Apium graveolens L. subsp. rapaceum),根芹菜也称为芹菜。茎芹菜和芹菜在全球范围内作为蔬菜食用,而叶芹菜或中国芹菜通常在东亚国家种植和食用。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旱芹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纤维素、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同时由于其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生物活性成分,可将其作为蔬菜、沙拉食用,并用作高汤和肉汤中的调味剂。

药用价值

旱芹次生代谢物质丰富,且一部分具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有记载,旱芹味甘、辛、微苦,性凉;有平肝、清热、袪风、利水、止血、解毒的作用,可治肝阳眩晕、风热头痛、咳嗽、黄疸、小便淋痛、尿血、疮疡肿毒等疾病。

相关研究

旱芹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含有机酸、芹菜素、芹菜苷,还含挥发油等。旱芹的独特气味来自于各种挥发油组合,这些挥发油有醛、酯、萜烯和邻苯二甲酸盐等混合,其中邻苯二甲酸盐被认为是对旱芹特殊气味贡献最大的化合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