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纪念馆

更新时间:2024-07-25 17:47

范筑先纪念馆,位于聊城市光岳楼东北,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而建,是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和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坐北面南,占地2040平方米,馆内设施主要有展厅和纪念碑,展厅面积178平方米,主厅和副厅之间分别建有8米的长廊。庭院中心矗立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 “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展厅正中安放着范将军的白玉石半身雕像,两侧收藏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为悼念范将军题写的诗词与挽联。

历史沿革

1938年11月初,日军进犯聊城。范筑先率部应战,于11月15日激战中壮烈殉国。

1953年其遗骸由聊城移至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1987年民政部拨款60万元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修建纪念馆,1988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

内部陈设

馆内设施主要有展厅和纪念碑。庭院中心矗立着“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碑文由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7月9日亲笔所题,碑阴面刻有范筑先生平传略。展厅面积178平方米,展厅外悬挂着梁漱溟先生题写的“范筑先烈士纪念馆”木刻横匾。展厅内安放着汉白玉雕刻的范筑先将军半身塑像,两侧收藏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为悼念范将军题写的诗词与挽联。展厅内的展橱里陈列着范筑先遗物和有关的报刊文章、书籍资料;展板分三部分共80幅图片,从“早期生活”“抗战殉国”到“光照千秋”,生动而详实地介绍范筑先将军抗击日本侵略军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人物生平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当备补兵、副兵、正目。后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以优秀成绩毕业。后被提升为哨官、炮兵连长。深感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发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因此,拥护辛亥革命。

1913年后,任中央陆军第四师 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和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职,回乡隐居,更名“竹仙”,效法古代志士仁人,企图追求探索一条振兴国家的道路。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入冯玉祥部下,更名为筑先,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

1931年回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参议。1933年,被任命为山东省沂水县县长,第三路军指挥部军法处处长。任上生活俭仆,关心民众,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1936年,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遂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保家卫国。同年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电令撤退,为其断然拒绝。并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通过了给全国抗战军民的通电,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为坚持抗战,在共产党的帮助下,领导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2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亲自主办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组建了许多抗战群众团体,出版了《山东人》《抗战日报》、《先锋月刊》、 《战线》等刊物,使鲁西北成为坚强抗日堡垒。同年11月,日军骑兵侦察队窜入堂邑一带活动,他率部队到溧水镇埋伏,全歼入侵的日军。

1938年3月,率抗日部队两次攻入日军据守的范县,歼灭许多日军。虽已年过花甲,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杀敌。

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率部阻击了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后组织了济南战役,一度率军突入济南市。

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的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进大队长范树民在济南战役中光荣殉国。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挺进大队队长,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11月,日军调集大批部队,从济南出发,进犯聊城。14日,日军将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围在聊城。率部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15日,日军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队后强行攻击,双方血战多时,他手臂负重伤,裹伤再战,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日军攻破。亲率余部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中,身受重伤,壮烈殉国。牺牲后,国共两党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价值意义

范筑先纪念馆自1988年开馆以后,接待万里、宋任穷、吴官正、李来柱、单大德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还接待过韩国友人田元溶率领的代表团。范筑先纪念馆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普及国防教育的场所,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