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

更新时间:2024-09-18 11:20

邹鲁(1885年—1954年2月8日),原名邹澄生,广东大埔人,政治家、教育家和著名学者,国民党元老。邹鲁不但是乐群中学(大埔中学前身)、潮州师范的创办人,还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创办人和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与邹琳邹敏初并称为“茶阳三邹”。

个人简介

1905年在大埔创办乐群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7年在广州创办潮嘉师范,旋考入法政学堂,与朱执信等过往甚密, 翌年参加赵声、朱执信在广州发动的起义。

1911 年创办《可报》, 鼓吹革命排满。4月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去香港。武昌起义后广东光复,他回到广州,参加组织北伐军去南京,任兵站总监,负责筹划军饷。民国成立后,回粤任官银钱局总办。

1912年任广东省官钱局总办,整顿财政,后辞职至北平任广东都督驻北平代表。

1913年春国会成立,当选为众议院议员。“ 二次革命” 失败后, 流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

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出版《民国》杂志, 他与胡汉民、朱执信、戴季陶等为编辑。

1916年袁世凯死后,重开国会,他积极参与。

1917年随孙中山至广州, 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

1917年9月任潮梅军总司令。

1921 年任两广盐运使。

1922 年奉命策动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讨伐陈炯明

1922年冬,孙中山任命他为大总统特派员,主持讨伐叛变革命的陈炯明。

1923 年5 月任广东省财政厅长,11月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1923年12月起任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

在1924 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任中央党部青年部长,但是他反对国共合作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6月任广东大学校长。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危,他由广东赶往北平签证了遗嘱。

孙中山逝世后,他加剧了反共活动,离粤至沪,约集谢持等人于1925年11月在北京西山召开所谓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是西山会议派主要成员。他积极参与一系列破坏国共合作的活动,起草反共决议,在北京另设地方党部,在上海又设中央党部。

1925年11月12日,他与国民党中央的一批执委在北平西山孙中山灵前举行国民党第一届第四次全委会。抗战期间,他致力于办好中山大学,使中山大学成为名扬世界的大学。

1926年3月还在上海召开所谓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拍发贺电,鼓动蒋彻底破坏国共合作。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与西山会议派合流, 9 月组成“特别委员会” 时他为委员。

1928 年出国周游世界, 著《二十九国游记》;复编《中国国民党史稿》。此后参加国民党内反对蒋介石的派系斗争。

1930年由日本经朝鲜回国到北平, 参加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主持的“扩大会议”, 积极参与起草“ 约法” 草案;

1931年出席孙科、汪精卫在广州召开的“非常会议”, 担任在广州另立的“ 国民政府” 委员。随后, 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西南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并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

1935 年12月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后,一改“ 倒蒋” 姿态,积极鼓吹拥蒋。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8年当选为监察院监察委员。

1949年去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台湾国民党当局“ 资政”。

1954年卒于台北。

人物生平

邹鲁,原名澄生,后改为鲁,字海滨,生于大埔县城(今茶阳镇)儒学里(今埔中左侧)。邹鲁钝于记诵,敏于悟解。幼读私塾,19岁就读韩山书院,又转学广东法政学堂,后留学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中国有被瓜分之险。时有康、梁主张维新,孙中山主张革命。邹即认为惟有革命能救中国,于是,由吉隆坡华侨杨穆如介绍加入兴中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日本留学时转入同盟会。此后,便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三十四年,与朱执信等密谋在广州起义。

宣统二年(1910),与倪映典等密谋在汕头发动新军起义。宣统三年,在广州会馆参与策动新军起义(即三月二十九日起义)。武昌起义时,邹驻香港筹备军械军需接应广东各江(东、西、北江)起义军。听说东江起义军与清军相持不下,即招募200人组成敢死队赶往支援。广东全省光复后,与姚雨平等组成广东北伐军(姚任司令,邹任兵站总监),联合江苏、浙江等省起义军击溃清廷大军,在金陵(南京)会合。

民国元年(1912)任广东省官钱局总办,整顿财政,后辞职至北平任广东都督驻北平代表。民国二年春,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夏,孙中山发动第一次讨袁之役,他奉命协助广东陈炯明起兵援应长江一线各省。次年7月东渡日本,与胡汉民等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民国4年孙中山发动第二次讨袁之役,他回香港派罗侃亭等入汕头起兵声讨。

民国6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之役,他奉命任潮梅军总司令,讨伐莫擎宇。民国9年秋,孙中山命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回师讨伐陆(荣廷)系叛军,他奉命在东江组成义勇军3万余,从侧背进击,复控制全省。于是,他被任命为两广盐运使。

民国10年6月,为孙中山献策讨平广西陆荣廷部。民国11年冬,孙中山任他为大总统特派员,主持讨伐叛变的陈炯明。次年1月15日克复广州,时孙中山尚驻上海统筹全局,他受命与胡汉民、李烈钧、许崇智、魏邦平全权代行大总统职权。孙中山返广东后,他被任为广东省财政厅长。

民国13年1月,国民党改组,实行国共合作,他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危,他由广东赶往北京签证了遗嘱。

民国14年11月12日,邹与国民党中央的一批执委在北平西山孙中山灵前举行国民党第一届第四次全委会(史称西山会议),通过解雇苏联顾问鲍罗廷,开除国民党政府主席汪精卫及共产党员李大钊、林祖涵、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的国民党党籍,取消政治委员会,树起反共的旗号。

民国16年4月及5月,蒋介石和武汉汪精卫合流,相继清党。5月,邹任当时成立的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

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土肥原到天津见邹,企图诱其驱逐控制平、津的张学良,更换东北首长。邹指斥说:“我国稍有知识的,也决不愿做傀儡出卖国家,何况我是个革命者?张学良是我国官吏,政府自有权任免,其行为、政治如何,都是我国内部的事,何必劳你异国过问?至于东北首长,更无需你拥护!”“九·一八”事变后,他常以苞桑之危为忧。民国20年冬,国民党内部不团结,特别有西南政务委员会胡汉民等一批人主张抗日、反蒋、反共,因而在上海开和平会议,邹为广东代表之一。会后举行国民党第四届一中全会,邹被选任国民政府委员及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以调和西南与国民党中央的见解。

民国24年(1935)春,土肥原游说西南,见邹时表示愿借款及军械以共同防俄防共,怂恿西南抗拒中央。邹声称:“我反共最早而又最坚决不渝。如日本有诚意与中国合作防共防俄,应即还我东北,否则无合作可言。”土肥原无辞以对。不久,又居中斡旋,促使胡汉民与国民党中央合作,又促使西南政务委员会执行部诸人出席国民党中央五届一中全会。会上,邹被推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及国府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邹任常务委员。

民国35年,在国民党把持下召开“国民大会”,以通过“宪法”。邹在大会前夕以交情拉拢民社党、青年党,使蒋介石的意志得以实现。民国37年5月“行宪”后,邹当选为监察院监察委员。

民国38年(1949)4月,人民解放军攻陷南京,蒋介石闻邹已走香港,便命人为其谋寓所于台北,邹遂至台北。

1950年,国民党改选,邹任中央评议委员。

1953年春,邹右手及两足忽麻木不仁,至1954年2月8日七秩寿庆,以设宴酬酢过劳而脑溢血,13日戌时,卒于台北浦城街寓所,享年70,葬于天母山南面。

邹一生于文化教育贡献甚大。在韩山书院求学时,便与同乡张煊以四块鹰洋并得老师张竹士资助,创办乐群中学(埔中前身)。在省城读书时,又得老师丘逢甲(广东教育总会长)赞助,以120块光洋倡办潮州师范。

民国13年(1924),受孙中山命任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国立广东大学(中大前身,邹奉命将高师、法政、农专合并而成)校长。

民国21年冬,重任中山大学校长,使中大成为国内科系、设备最完备的学府,见重于国际。他在校内设广东通志馆,自兼馆长,聘温廷敬为志馆主任兼总纂,编纂成一部《广东通志》。

主要事迹

邹鲁早年加入兴中会、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参与了推翻满清王朝的战斗。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抗战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

邹鲁先生是一位治校有成的教育家,一生先后创办乐群中学(大埔中学前身)、潮嘉师范学堂及中山大学,并两度担任中大校长。

邹鲁是中山大学(前身为广东大学)的创办者,也是第一任校长。2004年中山大学80周年校庆时,校方在图书馆五楼设立邹鲁校长纪念室,并立铜像以资纪念。邹鲁子女邹永和邹方向中大捐赠了邹鲁的部分遗物,包括书画作品、照片、来往信札,和邹鲁手书《国立中山大学新校舍记》《国立中山大学新校舍后记》碑帖原拓本2册。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见证了邹鲁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办中山大学的艰辛历程。

1924年,大元帅孙中山在广州创建两间学校,有人说它们是“一文一武”,所谓武是指黄埔军校,文即中大的前身广东大学。是年2月4日,孙中山下令将广东高师、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广东大学,任命筹备委员35人,邹鲁为筹备主任。6月9日,孙中山任用邹鲁为首任校长。

1926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正式宣布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32年1月19日,在胡汉民力荐下,国民政府任命邹鲁为中大校长。以后抗日烽火弥漫全国,不少学生因忙于救国运动而经常缺课,邹鲁坚持要求学生救国不能放弃读书,不然“救国运动,将成为害国运动”。邹鲁历来以严格出名,如学生曾发起“择师运动”,对不满意的教授表示拒绝。邹鲁认为这是一种“嚣张的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正是在邹鲁等人努力下,中山大学迅速完成了一所现代大学的创建任务。邹鲁有诗曰:“蓝缕筚路启山林,寸寸山村尽化金。树木树人兼树谷,规模远托百年心。”

大埔县民国人物以军政界的著称,既有军界的罗卓英、吴奇伟、范汉杰、杨辉图等,又有政界的邹鲁、范其务、萧冠英、罗明等。而经济界人物及其成就,似乎鲜被提及。其实,民国期间大埔籍的经济人物,在梅州乃至广东,亦是首屈一指的。百侯的杨德昭,以财经为主线,长期为协调广东地方势力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而仆仆于宁粤之途。茶阳的“三邹”更在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界扮演重要的角色:邹鲁不仅以国民党元老身份一直雄踞中央高层,其财经经历不能不说丰厚;邹琳也是国民政府财经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原香港嘉禾电影(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邹文怀的父亲邹敏初(1881-1940),1929年任广东中央银行行长,当年他的声名,在广东财政金融界无人不晓。

亲属成员

夫人:许剑魂、梁定慧、赵淑嘉

儿子:邹谠、邹广、邹梅、邹永、邹达、邹器、邹皿

女儿:邹方、邹杏

儿媳:戚继蔺

孙子:邹英

个人著作

邹鲁的主要著作有:《邹鲁文集》《邹鲁文存》《中国国民党党史》《回顾录》《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中国国民党史稿》《汉族客福史》《环游二十九国记》《旧游新感》《教育与和平》《澄庐序诗文集》等专著。

人物故居

邹鲁的祖居---敬爱堂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长治仁厚村,敬爱堂建于清代。坐西向东,背靠蜈蚣山,面向仁厚村。正门前方20米竖有5支石华表,为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年间所竖,这些石华表记载着邹氏祖先光辉的历史功绩。敬爱堂一正四横,为土木结构。正屋有房间18个,两旁横屋共有房间24个,建筑面积1352平方米,占地面积1584平方米。

邹鲁祖居有三奇,一是在季节的更换里,每年都有几天初升的太阳直射正厅中央,形成“蜈蚣吐珠”的图案。二是屋后花台坎边有郁郁葱葱的风景林,但数百年来竟没有一片叶子落到屋顶的瓦面上。三是每当深夜,从祖居上空远望有一道非常亮的白色光环。正是这三奇使整个建筑披上神秘面纱,吸引许多专家学者前去探秘。

2010年,邹鲁祖居敬爱堂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5月,邹鲁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序号36)。

2020年,邹鲁故居椿森第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序号6)。

2021年9月13日,由大埔县人民政府、中山大学校史馆联合主办的邹鲁教育生平展揭幕仪式在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邹鲁故居“椿森第”举行。

艺术形象

1983年电影《廖仲恺》,初敏饰演邹鲁。

2023年电视剧《问苍茫》,张风饰演邹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