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迁

更新时间:2023-03-21 18:18

高校内迁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组织将战区高校向后方的迁徙行动。高校内迁保留了近代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笔。

“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颁布《战区内学校处理办法》,布置战区学校的内迁。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高校的迁建工作。从1937年至1945年,中国三次组织学校大规模迁移:

1937年至1938年间。在1938年8月底,日本侵略军破坏中国高校91所(抗战之前,在国民党统治区有国立、私立及外国教会办的各种高校108所),迫使25所学校停办。国民政府选定武汉、西安等地组建临时大学,回迁高校75所;

1941年至1943年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在英美租界和在香港的高校或被迫停办,或回迁到西南各省,同时原来留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的高校进一步西迁,合计20所;

1944年至1945年间。因豫湘桂战役的失利,在湖南西部、广东北部、江西、福建等地的高校被迫再次西迁至四川、贵州一带,共计26所。

各校因辗转迁移,师生规模大幅度缩减。据不完全统计,普遍减少50%。内迁高校集中在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广西、湘西、湘南、粤北、粤西为中心的中南地区南部山区,以浙江内陆山区、赣中南和福建内陆山区为中心的华东南部丘陵地区,以及以陕西、关中为中心的陕甘地区。

在高校内迁过程中,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表现出了高昂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高校在内迁过程中联合办校,组成西南联大(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与私立南开大学)、西北联大(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与北平师范大学)等。积极投入抗战,增设国防教育课程,进行战时科研和战时生产,有效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高校内迁行动使得近代中国为数不多、规模不大的高等教育资源被保护下来,促进并推动了大后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抗战和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据统计,后方高校在抗战时期培养出的毕业生多达7.7万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